12月11日,迎着冬日的寒风,利页1HF井场一派繁忙景象。
油藏动态监测中心的员工正紧盯屏幕,运用微地震监测技术精准掌控二氧化碳注入情况,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季度,各开发单位正处于收好官与开新局的关键节点。油藏动态监测中心勇挑“支撑油田效益开发,引领监测行业发展”的重担,为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目标同向,齐抓共管
近期,KXK71X230井作业开井后效果明显,日产油量增加4.1吨,综合含水下降19个百分点。
此前该井因高含水被关停。油藏动态监测中心孤岛监测项目部技术人员与孤岛采油厂技术人员携手,依托动态分析及监测技术,找出高含水原因,并量身定制施工方案。
自开展目标同向合作以来,油藏动态监测中心通过强化水井一体化测调、工程测井、注入和产出剖面监测技术应用,为油田开发提供最优监测方案,推动油藏经营效益迈向新高。截至11月底,孤岛采油厂自然递减率同比下降2.07%,产量超计划运行。
今年,油藏动态监测中心与油田13家开发单位签订“1+N”目标同向合作协议,开展业务大包。其中,10家单位更是将原油产量、自然递减率等关键开发指标与中心工作紧密绑定,形成了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中心科研人员参加开发单位的措施讨论会、方案编制会,为开发单位提供增值服务,更好地帮助他们挖掘油藏潜力、明晰开发矛盾。”油藏动态监测中心副经理许威说。
把脉问诊,辨证施治
12月4日,油藏动态监测中心河口监测项目部对商541-斜37井进行一体化测调施工。该井是鲁明公司商541区块4口压驱计划井之一。此次作业采用同步压驱一体化管柱,在油田尚属首次。为帮助鲁明公司了解压驱过程中各层吸水情况,油藏动态监测中心主动作为,针对区块内四口水井开展周期性加密测试,进一步认识压驱井高压高流量下吸水指示曲线变化规律。
作为油田勘探开发的“眼睛”,油藏动态监测中心凭借精湛技术,对油藏状况、井筒状况精准“画像”,为后续措施挖潜、井筒治理提供坚实依据。
此前,胜利采油厂ST3-3-110井因井下情况复杂,无法有效注水。油藏动态监测中心综合应用“40臂+井温+陀螺+分层流量+磁定+复核定位+一体化测调”等多种监测技术,指导大修,最终该井扶停成功,注采井组展现出“两升一降”的良好开发态势。
与此同时,油藏动态监测中心不断强化安全管控,全部启用在用车辆的“GPS”定位与智能绞车系统,实现了施工的全过程视频监控,现场监督覆盖率达100%,提升了本质化安全水平。
技术突破,服务提升
GD2-37-19井是孤岛采油厂开发近50年的油井,不久前因砂卡上大修。油藏动态监测中心快速响应,对该井实施测井,并提供监测结论。采油厂根据测井结果制订修井措施,开井后含水下降,增油效果立竿见影。
“中心引进国际先进的测井技术,破解老油田低渗透油藏剩余油评价难的问题。”油藏动态监测中心副总师李光明说。他们还积极探索元素能谱分析方法,由储层油水分析向地层矿物组分分析转变,进一步提升监测范围和精度。
针对油田开发历程长、油藏类型及开发方式多样的实际情况,油藏动态监测中心逐步发展形成针对性强、技术类型全、覆盖范围广的饱和度监测技术系列,在油田累计实施957井次,指导措施增油20余万吨。
近年来,油田在页岩油、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储气库等领域快速发展。油藏动态监测中心为满足油田新业态、新开发方式动态监测的需求,不断强化技术攻关,初步构建形成页岩油、CCUS、压驱监测系列技术。
“新产业需要新技术支撑,我们紧扣油田需求,不断推进技术进步、装备升级,完善科研体系、加快数智发展。”许威说。
2025年,油藏动态监测中心将围绕测井数据远程传输及自动分析技术、有机微量物质示踪剂检测工艺研究、测井电缆智能在线检测系统等开展攻关,涉及监测解释方法研究、测井测试配套工具及装置、工程技术测井工艺及方法等多个技术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