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油田东辛区域员工服务大厅员工闫秋梅,小心翼翼地把“医保工作站”牌匾挂在大厅灰色外墙上。
听见过路人好奇地打听,她扭头笑着说:“挂上这块牌子,办医保从‘多次跑’变成‘一次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医保服务’。”
这份变化的背后,是油田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社会保险中心)(以下简称社保中心)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焕“新”服务举措,用心提高“好办事”的便利和“办成事”的效率,让员工群众在办理社保时体验办事速度,感受服务温度。
“简”上再“减”,被动变主动
“赵女士您好,您的生育保险待遇报销金额已审核完成,将于3个工作日内拨付至社保卡金融账户区。”
11月29日,生完二胎的赵女士从医院回到家里第3天,便收到来自油田医保中心的短信提醒。
“生一胎时,带着一堆材料去申请生育津贴,现在一出院钱就自动到账了,真是太方便了。”赵女士口中的“方便”,正是油田生育津贴实现免审即享后,服务主动找上门的成果。
2023年1月,油田女职工生育津贴在全省率先实现联网发放,办结效率大幅提升。但在运行过程中,社保中心审核中心经理崔富利注意到,因医保系统缺少胎儿数量模块,医院无法自动录入生育信息。
“过去,我们常常要等医院上传完数据,才能审核发放,有时候信息不完整,还得跑到现场审核病例,津贴发放效率难免受影响。”崔富利说。
巧的是,六月份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在医疗服务保障领域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油田社保中心在省医保局揭榜挂帅项目中,拿下了“医疗保障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高质量落实”项目。
在简化程序上继续做减法。审核中心借助数据共享和流程优化,将生育住院医疗费报销、产前检查费及生育津贴发放等业务联办,实现个人信息一次采集、经办事项一次办好,甚至医院录入上报也改为系统自动触发。
曾经的被动审批变为主动批量发放,不仅换来了员工满意,也让崔富利打心里高兴。他介绍,新流程不增加医院负担,自动采集降低了出错率,女职工生育津贴每周发两次,出院一周内就能拿到津贴,让油田员工在全省率先实现生育津贴免申即享。
“快”中向“好”,单打变协作
十月份,韩先生在中心医院检查时确诊出恶性肿瘤,刚出院,他就拿着资料去医保部门办理门诊慢性病待遇。
当得知自己已经可以享受慢性病待遇时,他才弄清楚自己在出院时,医院已经按照油田医保慢性病管理规定把确诊信息同步录入医保系统。
崔富利解释,恶性肿瘤慢性病后期治疗费用高,早办理一个月,就可能给职工省下几万元钱。社保中心推动部门与医院联动,把以往多项关联度高的业务整合为一项,让员工免审即享。
“过去是人找政策,员工要主动申请;现在是政策找人,尽可能让员工享受更多服务。不仅服务关口前移,相关部门单位也从单打变为协作。”崔富利说。
把工作下沉到现场,在服务上做加法,流程上做减法,这些暖心之举也体现在退休人员身上。
此前,退休审核信息需要养老、医疗、上报单位三方互认。部门间虽然共享各单位上报数据,但是养老和医疗部门拿到数据和核定节点存在时间差,员工在空档期无法正常享受医保服务。
社保中心基金征缴室经理邓小强时常遇到员工打电话催促医保核定的情况。他说,今年这件事被纳入社保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里的重点事项。
“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建立于今年6月,目的是聚焦员工群众关切问题,包含优化提升项目、新启动事项两大类问题。
社保中心将养老和医保一并纳入联办流程,实行集成化服务,自11月开始,各单位提报退休时,员工养老和医保可以同步办理,退休医保待遇实现无缝衔接,比过去提前了十多天,每年可惠及8000余名到龄退休人员。
“智”中求“优”,麻烦事变舒心事
“我想把在湖北省缴纳的职工医保转回来,还需要回一趟湖北吗?”“线上就可以办理。”窗口工作人员确认信息无误后,引导张先生进入“胜利医保”小程序。
张先生2024年调入胜利油田工作,但户籍和医保关系都在湖北,此前对如何办理医保转移接续并不清楚。
“请打开‘胜利医保’微信小程序,点击‘我要办事’,最后点击‘基本医疗保险转移转入申请’,选择录入相关信息”,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张先生很快完成了医保关系转移申请。
油田医保专家吴国扬表示,此前网上办、掌上办的油田医保服务属于1.0版本,实现了“员工少跑腿,信息多跑路”。今年,社保中心全面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当于把油田医保服务升级成2.0版本,把更多“无感服务”带给员工。
将多个事项集成为一件事,将多个部门办理的流程整合为一次办,把一堆事变为一件事、多次跑变为跑一次。目前,社保中心已经实现27个事项高效办,时限平均压缩50%,提高了医保经办工作效率,缩短了参保人员享受待遇时间。
“我们站在服务油田发展和员工群众的角度,优服务、提速度,拓展服务办事应用场景,高效办好每一件事,让员工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油田副总经济师兼社保中心经理魏海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