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班站职工“急难愁盼”的办公环境问题,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元。今年以来,胜利采油厂大力提升基层标准化班组建设水平,对注采201站、304站等6个基层班站硬件实施全面改造升级,提升一线职工幸福感与满意度,充分激发了班站管理效能与创效活力。
胜利采油厂牢固树立“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理念,打造环境整洁、管理规范的基层班站。在实践过程中,他们探索总结出“5S”管理“三到位”、院落集约整合“一办一站”、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三投入”、自营自建“三十条”等十条基层班站管理经验,应用于基层建设之中。
采油管理六区注采608站的房屋建于1991年,房屋与排水系统需深度整治。该管理区共8个班站,因在岗人员减少,不少房屋闲置。他们实施“一办一站”院落集约整合改造,将5个注采站集中至一个院落,划分出办公、生活和共享区,实现院落房屋合理利用、生产一体化运行,工作效率更加高效。
在采油管理三区,职工巡井离不开的电动车有了专属的“停车场”。“为解决巡井路程远的问题,厂里专门配备电动三轮车,还更新改造电动车棚,配备智能充电桩。有了这个电动车车棚,真是既安全又方便。”在采油管理三区注采304站,党小组组长王东燕一边向记者展示智能充电桩的用法一边说。
今年,采油管理二区注采201站结合现场工作特点,对职工创新工作室改造升级,为职工提供全新的创新发明场所。在这里,大家集思广益,与技能大师交流研讨。截至目前该站已获得117项国家专利,累计创效 9000余万元。
“我们秉持把抓实最基本单元作为采油厂高质量发展的最强支持,一方面加大专项拨款对班站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一方面践行传承‘三老四严’等优良传统,让班站建设焕发新生机。”该厂厂长、党委副书记明玉坤说。
胜利采油厂注采304站升级改造传统教育室,扩展原有小展厅面积,搜集老物件和资料,增设短片播放功能,让“三老四严”的故事“动起来”“活起来”。
为夯实基层规范化建设成果,胜利采油厂还推出《十项管理规范措施》,力推“一册一法一看板”模式,着力打造规整生产现场、有序工作环境与惬意生活空间。生产区域物料依标齐整摆放,设备标识醒目,操作流程明晰;工作场所工具文件各有其位,秩序井然。
“为职工办实事,就要把事办到职工的心坎里,倾力营造家的氛围,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提升队伍凝聚力、向心力,为采油厂三次创业、转型发展凝聚起磅礴力量。”胜采厂党委书记、副厂长李岭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