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寒意渐浓。
石化总厂储运二部低硫重质船燃油装车外运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一列拖挂60个油罐的火车满载3000吨低硫船燃,沿铁轨缓缓驶出,目的地——龙口港。
今年前10个月,石化总厂加工原料油259万吨,完成全年计划的114%;综合商品率、综合能耗等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最佳。
于炼油企业而言,平稳是最大的效益。手持这份亮眼“成绩单”,石化总厂从容迈入四季度,步履坚实。
防范风险保安稳
11月21日清晨,工艺三班班长李淑东例行巡检,发现封油泵蒸汽扫线放空管处有水滴痕迹,他用扳手轻轻敲击放空管,一股水流夹杂着铁屑从管线内流出。原来是锈渣堵塞放空管线,致使冷凝水无法流出。
管路存水放净,管线冻裂隐患得以消除。
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石化总厂特殊的工作环境,让安全平稳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小漏点就极易造成一场大事故。
从上一次装置大检修算起,石化总厂炼油装置已持续运行三年。为防范长周期运行带来的安全隐患,他们强化日常巡检,尤其对压力表接头、仪表引出线、放空线等易发生泄漏部位加密检测。
进入11月,气温逐渐降低,石化总厂将炼油装置防冻凝作为安全管理重点,对关键设备设施、易冻凝部位、易疏漏环节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改,形成风险清单和重点部位巡检清单。针对即将到来的冷空气,8个基层部门全部完成疏水器和保温管线的漏点整改。
在石化总厂安全总监王明武看来,风险分析是当下全面识别并控制风险不可或缺的途径。
对内,提前安排设备自查自检,开展预防性维修;对外,聚焦外部炼化企业冬季事故案例自我反思与剖析,规避同类风险再现。
高风险作业源头减量也是炼厂安全生产重点。在近期炼油一部高温机泵循环水站改造中,石化总厂与设计单位及时沟通,将管线相连方式由焊接调整为法兰连接,从设计源头减少了动火作业。
优化运行求平稳
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生产管理中心经理解永年的日常忙碌状态,显示出石化总厂平稳运行中的“快节奏”。
从事炼化工作32年,解永年深知,“安稳长满优”是炼化企业的追求。“平稳运行状态下,炼化企业的生产、能耗和效益才是最优的。”
影响平稳运行的因素很多,原料油性质、加工量、生产方案、操作参数等等,但保持平稳运行的要求很统一:变化越小越平稳。
目前,石化总厂接收来自孤东厂、海洋厂、桩西厂、现河厂等原料油,为了高效炼好不同品质的“胜利油”,他们坚持把好原油进厂关,做好原油性质的优化和计算,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最大限度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保证原油性质稳定基础上,他们利用原油调和模型、船燃质量控制模型、外购渣油预算模型、产品产量预测模型等,提前模拟生产运行,减少对整个生产方案的优化调整。
把往年的经验固化成今年的方案。石化总厂在经验的总结提炼中不断调整优化,确保平稳操作:坚持夜间不调整、白天不做大调整的原则,每次调整加工量在2%以下的幅度,以微调、慢调减少装置大幅波动。
平稳运行带来指标持续向好,综合商品率突破94%,综合能耗降至63千克标油/吨,达到中石化中型炼厂上游水平。
转型发展重沉稳
十月份,石化总厂实验加工两次页岩油,分析结果证明,产出的测验产品完全满足生产石蜡产品原料需求。
这是该厂释放出的“油转特”重要信号。
当前,面对新能源市场冲击,汽油、柴油需求量逐渐下降,市场萎缩、竞争加剧成为石化总厂必须面对的难题。
油田党委提出“推动炼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盈利能力”的发展方向。战略方向的调整,对石化总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为扭转被动局势,石化总厂细分高品质原油加工方案,决定在稳定低硫船燃产量基础上,以转型发展进一步拓市增效。
这成为石化总厂的重点谋划。
依托油田优质资源和“坑口炼厂”优势,石化总厂加快“油转化、油转特”,加大分储分炼力度,做大高价值产品产量。
在油田每年原油产量中,海洋厂、桩西厂、孤东厂原油含有丰富的环烷基原油,是生产高端光亮油、变压器油、橡胶塑型剂等特种油品的优质原料。石化总厂同高校、研究院合作,开发出十几种特油产品,为胜利环烷基原油利用形成技术储备。
转型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一步都必须稳扎稳打。自2023年起,石化总厂就开始了页岩油生产石蜡类产品的前期准备,目前已完成实验室论证和工业试验阶段。
细处调整也是转型发展。石化总厂根据市场需求动态优化产品结构,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提升效益。
11月,在不超48000吨配额前提下,石化总厂优化92、95乙醇汽油占比,将原计划生产3000吨95乙醇汽油的生产计划调整至13000吨,效益增加近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