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无名山里的“移动大脑”

  越过山丘,还是山丘。

  11月26日,从新疆石河子市出发,驱车两小时,开过马场放牧区,再经过五六公里,就到了一个地图上无法定位的地方,满是荒山。

  “那就是仪器车了。”指着一台车,地球物理胜利分公司SGC2105队工作人员说。

  循着指引方向,记者远远看到,一根十多米的天线,矗立在车上。

  走进仪器车内,8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放着两台电脑、三张凳子。仪器操作员孙玺颖、黄坚敏和施工员陈世海正在有序工作中。

  SGC2105队正在实施的花园二维项目,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是胜利西部新区块施工的首个地震勘探项目,施工总长度达到1000多公里,总炮数为27000余炮。

  设施简陋,功能却很强大。“这就是野外生产指挥中心,配备着大功率车载电台,相当于部队的作战指挥部。”孙玺颖说,大到每个地震源的激发,小到安全提醒以及车辆误车救援的协调,各种指令都从这里发出。

  与记者攀谈着,他打开一个窗口,指着屏幕说,这是噪音窗口,红色和黄色的柱状图,表示噪音比较大,会影响地震波接收质量,我们要与现场对接,长时间干扰的要协调、时间短的就等一等,确保柱状图变绿后,才能施工得到高质量的信号。

  而在施工员陈世海的电脑前,他打开地震剖面图,一幅完整的图形展现在眼前。“有时会出现空白,意味着排列大线有断的情况,要检查好重新布置,再施工一遍。”

  “坡太陡,没法震。”话间,对讲机里传来震源车的信息。原来,三台震源车同时施工,一台因积雪、坡陡不具备施工条件。

  “安全第一,两辆车准备好。”地震波激发后,看到数据没有发生畸变,一切正常后,对讲机传出指令,“开向下一个炮点”。

  陈世海将桩号1564号记录到“数字地震仪器注释班报”上,标明异常情况,为下步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提供依据。

  目前,正在施工的花园二维地震勘探项目,战线最长的能达到70公里。“仪器车与震源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信号正常。”黄坚敏告诉记者,每天基本上都要搬家。

  他们怕晚上搬家。山区风口的温度现在能达到零下20摄氏度,天线结冰,只能两个人用力往下拉。

  仪器车上一班岗24个小时,这期间,陈世海不能合眼。“困了咋整?”记者问。

  “这个天,出去呆半分钟,瞬间清醒啊。”陈世海说。

  “相较于工作的苦,离家的苦更厉害一些。”孙玺颖希望能加快运行节奏,早点回家。

  当天,恰逢陈世海生日。党支部书记魏全敏带着生日蛋糕,送来了生日的祝福。这也是这个小伙工作三年里,在工地上吃到自己的第三块蛋糕。他也许下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希望技术水平继续见长,以技术立身。

  尽管环境艰苦,他们觉得现在比之前舒服多了;在沙漠里,手机没信号、没有路,“坐车两三个小时,人都晃晕了”。

  干完一天工作后,带着满身疲惫,他们将回到整洁的驻地,迎接他们的有宿舍、食堂、淋浴间……


信息来源: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