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于超产6000吨

  11月19日,距离年底还有42天。鲁胜公司一楼的大屏幕上滚动显示着当天的生产报表:油井开井609口,日产油水平达到1145吨。今年以来,该公司已交油35.06万吨,超计划运行。

  进入四季度,鲁胜公司掀起了新一轮上产热潮,一场以“收好官、起好步”为主题的安全上产劳动竞赛正在公司各处展开。干部员工开启冲刺模式,抢抓时间、开足马力施工上产,向着年超产6000吨的目标全速前进。

  弓要拉满

  精准施策,各显神通,0.1吨油也不放过

  不是在井上,就是在去上井的路上,这是鲁胜公司鲁丰采油管理区经理王远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状态。

  眼下正值冲刺全年目标的关键时刻,鲁丰采油管理区领导班子直接把办公地点搬到了井场上,对日产油大于3吨的“大头井”和作业“短命井”实施“专人专井”承包制度,缩短了重点井的异常处置流程。

  “提效增产的发条要一紧再紧,只要能出效益油,再小再偏的区块也不能放弃,哪怕是0.1吨油也要采出来。”在劳动竞赛启动会上,鲁胜公司董事、经理、党委副书记黄文欢发出动员令:虽然2024年配产是41.5万吨,但小公司要有大作为,干部员工要向着全年原油产量超产6000吨全力冲刺!

  鲁胜公司各个管理区抓住目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点和潜力点,科学组织、精准施策,不断激发出提质增产的内生动力。

  鲁源采油管理区严抓注聚质量管理,采用个性化注入与差异化堵调的手段,实现单元平均日增油75吨;鲁丰采油管理区注重精准补能、工艺提升,措施有效率提升17%;鲁升采油管理区严控躺井,维护频次降低0.24;鲁平采油管理区不断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开井率增加8%。

  科研所作为公司夺油上产的“智囊团”,积极“盘活”技术资源,围绕技术瓶颈难题定措施、出方案,强化日常单井效果跟踪,对产量波动较大的井及时与管理区对接,制订下一步对策和意见,有效保障了措施工作的高质高效运行和增油目标的实现。

  弦要绷紧

  严控风险,夯实基础,不安全的产量一吨也不要

  11月13日,鲁源采油管理区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员工张东旭为了彻底解决坨28注水站接地线不规范的问题,先后三次来到现场,看到彻底整改完成才放心。

  “越是到了关键时期,越要绷紧安全弦,不安全的产量一吨也不能要。”鲁胜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孙伟态度明确。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走井场、驻站点、查问题、除隐患,将安全管理“一竿子插到底”。针对近期地方政府及集团公司检查发现的307项问题,公司及时按照要求对12类、32个问题的具体表现,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全覆盖类比排查整改工作,坚决杜绝同类问题重复出现,查改率100%。

  同时,鲁胜公司以“三个最强”作为素质提升总抓手,创新开展“小班制+点单式+严考核+强激励”全员轮训,建立“标准化操作视频库”,以全员练兵走深走实夯实安全根基。

  时至冬季,气温下降明显,给原油生产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影响。鲁胜公司编制冬季生产运行方案,全面排查动设备、静设备、电气设备等安全生产隐患,整改问题22项,逐点制订保温措施,精细科学施工,以达到最佳防冻效果,全力应对冬季生产大考。

  劲要铆足

  主动出击,提前谋划,牢牢抓住原油上产主动权

  “要全面抓实产量结构调整,稀油自然递减率控制在8.5%以内”“持续优化措施结构,确保措施经济有效率在75%以上”“强化技术迭代升级,加大高效调整和侧钻力度,确保单井产能达产率80%以上”……11月21日上午,鲁胜公司科研所2025年勘探开发研讨会上,一个个想法和问题在思想碰撞中形成答案。

  按照油田要求,鲁胜公司2025年要完成41.5万吨的原油生产任务。虽然配产和今年一样,但鲁胜公司面临产量结构调整的压力。他们不等不靠,第一时间对各个管理区产量任务进行分解,明确“高效勘探增储、大幅提高单井产能、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热采开发转型、注水长效治理、工艺技术迭代”六大产量增长点,确保打好全年“收官战”和明年“起步战”。

  “一二季度要高起点起步,保证上半年产量相对主动,三四季度要高质量运行,保障全年平稳不断档。”鲁胜公司副总地质师、科研所所长高鹏飞说。

  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公司践行“大生产、大运行”理念,深化一体化运行,建立“半小时应急”联动机制,不断提升生产组织协调力、统筹力、执行力,作业时率较去年同期提升4.3%。


信息来源: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