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赢得信任——石化总厂化验监测部党支部做活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纪实(上)

走进石化总厂化验监测部三楼荣誉室,“思想政治工作好”七个字,金色红底,格外醒目。

“这是石化总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流动红旗,每半年评比一次。”该厂党群工作部主任、工会副主席邵立刚介绍,2022年以来,化验监测部已连续五次“扛旗”。

他们之所以五次“扛旗”,主要得益于支部统筹推进尊重员工“信任化”、教育员工“体系化”、激励员工“赏识化”、关爱员工“情感化”,持续构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四化”实践路径及实现形式,为推进化验监测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活力、培育了新动能。

从2022年至今,在中国石化、山东省及东营市组织的历次检查和抽查中,化验监测部均实现了成品出厂分析准确率100%、样品抽检合格率100%。

我给书记写封信

“每天上罐采样好几次,我们年龄都不小了,身体根本吃不消,建议协调维修罐下采样器。”

“色谱岗人员由四个减到两个,人少了活多了,可为啥每月绩效老是垫底?”

……

读着一封封来信,化验监测部党支部书记颜凤娇心里感觉沉甸甸的。

2022年5月,该支部鉴于有些员工“会上不愿说、私下说不清”等实际,从尊重员工、信任员工入手,开展“我给书记写封信”活动,鼓励员工说说“心里话”。短短几个星期,就收到60多封书信,提出问题30多个。

大家反映最突出的就是采样器维修问题。石化总厂共有油罐81座,一般都在10米以上。

“我们平均每天采样不少于9个罐次。”生产分析一班副班长赵光福说,“上罐时要提着采样器,下来还要拎着采样桶,每天这样上上下下的,一个是太累了,再一个就是太危险了。”

“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支部立即组织专门技术力量,梳理剖析“循环泵密封间隙大、循环效果差”等16个问题,形成并上报了油罐采样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专题报告。

石化总厂党委第一时间制订方案,指定专人负责、限期解决。经过四个多月抢修,62个采样器维修完好并投入使用。“今后,我们终于跟‘天天上罐’说拜拜了。”生产分析班员工如释重负。

与此同时,从月度绩效分配邀请员工参与讨论,到员工浴室屋顶渗水根治等,随着信上反映的问题一一解决,员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大家说的是真话,支部办的是实事,我们打心眼里服气”。

“一封信”赢得了员工信任,也拓宽了工作思路。两年来,支部坚持“一封信”深度交流、“多渠道”随时沟通,用好“书信交流”“开门谈话”“闭门谈心”等方式,让员工“有想法随时说,有建议随时提”,既畅通了联系渠道,又拉近了干群距离。

人人都是“指导员”

“樊姐,我听您的!”时任物料管理员韩翠红向技术组长樊军伟保证,在接下来的岗位调整中,自己一定带个好头。

这是2022年6月该单位推行大岗位融合中的一个小插曲。当时,韩翠红要从物料管理岗转到生产分析操作岗,这样不仅工作环境变了,而且劳动强度也增大了。“我知道翠红情绪不小,这个谁都能理解。”樊军伟说,怕就怕她想不通,要是再使个性子、闹个情绪什么的,那样影响就很不好了。

“小韩,咱是入党积极分子,越是遇到这种情况,越要给大家带个好头。”樊军伟私下找到韩翠红说。推行岗位融合,从眼前看个人是有点损失,但从长远看,对单位发展、对员工收益都是利大于弊的。经过一番促膝长谈,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这不是个例。目前,在化验监测部,干部引导员工、员工开导员工,已成为普遍现象。“员工思想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全参与、齐动手。”化验监测部党支部副书记、经理宋小梅表示。支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建体系、搭平台,推进思想教育从多个层面发力、从多个维度聚力。

近两年,他们从制订员工思想引领实施方案,到搭建思想教育经验交流平台;从实行“每周一典”(经典案例)学习讨论,到举办退休员工、员工家属“回家看看”系列活动等,推动形成了以支部为主导、以干部员工为主体、以退休员工和员工家属为后盾的日常思想教育体系。

“我多干一点,别人就少干一点。”这是生产分析二班班长吴金兴的“理念”,也是他用来化解矛盾的“法宝”。近两年,由于人员紧张、倒班频繁,有些员工经常抱怨“自己干得多、夜班值得多”等。“有情绪,就要疏导。”吴师傅说。在他的劝说和带动下,员工慢慢认同了,也跟着去做了,这样矛盾自然化解了。

 


信息来源: 
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