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油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的实验测试条件怎样统一?”“如何利用实验结果提高页岩测井物性解释精度?”……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技术交流会上,来自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江汉油田分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等单位的60余名领导专家,聚焦页岩油气储层物性测试开展研讨交流。
页岩油目前已成为我国东部重要的战略接替资源。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自2014年成立以来,依托单位目标同向、协同攻关,持续深化基础理论研究,攻关形成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在中国石化上游油气勘探开发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中心。
当前,如何实现页岩孔隙度、渗透率、油水饱和度的准确测试,形成测试方法标准,已经成为制约页岩油藏地质评价、油藏工程优化设计的关键参数瓶颈问题。交流过程中,中石化上游实验室的7名专家聚焦页岩储层物性的特殊性,详细汇报了页岩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的测试方法、测试流程和实验数据应用,科学探讨了不同实验方法的准确性、重复性、适用性和时效性,深入剖析了目前页岩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测试存在的关键问题。
经过深入探讨交流,各依托单位明确了下一步发展方向,要发挥重点实验室平台优势,在中石化内部实验室间开展全流程比对,统一物性实验测试条件,形成可推广的中石化一级企业标准。同时进一步加强实验实测和测井解释的联系,建立核磁法测井孔隙度和实验室孔隙度之间的关联,确保测试数据的一致性,提高测井解释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陆相页岩储层物性测试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实验室在页岩油储量上报及产能建设中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