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提升后勤服务质效

公共事业管理部认真落实油田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决策部署,锚定“支撑主业、保障一线、服务员工”主责主业,以资源优化、提质增效为核心,深入推进油田后勤服务管理体制调整、机制优化和制度完善,加快构建新型后勤服务管理体系,营造了心齐气顺劲足家和的良好局面。

突出需求导向,打造关心关爱员工服务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搭建区域化员工服务平台,为油田近35万员工家属提供基础服务保障。将原先分散在42个网点办理服务事项,整合到13个员工服务大厅和2个服务受理点,推动员工服务进社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了15个社区服务站,3处员工服务大厅进驻了地区(镇)政务大厅,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拓展增值服务。全面梳理油田内、外便民服务资源,编制近200个项目服务清单,提供“帮办”“代办”“指引办”等增值服务。员工关爱服务平台为油田近35万员工家属提供基础服务保障,年均为员工群众提供服务近50万人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5分以上,未发生一件有效投诉。协调属地政府推出支持油田增储上产、园所延期放假等政策,采取油田为子女托管购买保险、补助等措施,做好子女托管服务;拓展“互联网+”服务,与多家药店合作开辟“送药上门、医保结算”服务通道,构建起“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

加强重点人员排查管控。筛查健康重点关注人员19888人,落实“一人一策”干预措施。聚焦防范心源性猝死,全面排查高风险员工3165人,24个单位实现3级高血压员工清零。推动健康服务资源下沉。以管理区为核心建设片区健康驿站33个,覆盖42个采油管理区和周边专业化基层单位一线员工3.24万人,派驻39名卫生专业人员就近做好员工健康监测监护。以班站为单元建立员工健康管理网格5312个,每个网格至少设1名兼职健康管理员,在最小化单元内做好员工健康监护干预。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入选国家卫健委第三批健康企业优秀案例。

突出价值引领,打造后勤服务管理平台,持续提升后勤服务质效。构建“中心餐厅+区域食堂+就餐点”三级运行模式,实现区域共享、就近就餐,优化菜谱餐单、鼓励微厨房建设、改进配送方式、开展全民营养周系列活动,提高餐饮服务水平和一线员工满意度。推出了自助餐、健康餐、轻食、盒饭等多元化供给,让主营单位集中精力干好主业、专心生产。

强化“主业有需求、后勤有行动”。做实“胜利管家”系列服务品牌,做精“物业管家”“热管家”“房管家”等服务运营模式,打造员工群众安居乐业“大本营”。“油之翼”品牌建设开展“井场标准化杂草治理”等服务,实现“为油服务”新升级,“职安心”品牌建设推出“净车吧”“茶歇间”等特色服务,实现业务拓展增长。经营性房产出租率由专业化管理前的83%提高到95%,增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专业化运行以来,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生产运行效率提升、改革发展活力提升,人力资源成本降低、食品安全风险降低、资产资源占用降低的“三升三降”优势已经充分显现。油田食堂数量整合53.3%,用工总量降低52%,劳动效率达到社会市场化标准。

突出融合共赢,打造油地融合协调平台,持续深化油地协调发展。推动为民服务事项落实落地,积极推动移交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和充电设施建设,营造安全有序的小区环境。

东营市“六维双向融合,油地共建共享,创新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成功入选民政部“2021年度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东营市先后承接油田小区175个、市政设施678项、医疗机构69所、学前教育机构62所,继续做好油田办社会职能移交“后半篇文章”,为20.9万套油田职工住房办理不动产证,接收油田退休人员13.4万人,整建制接收老年党支部531个,老党员3.2万人,油田职工家属获得感、归属感不断增强。


信息来源: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