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推广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描述技术助力增储

油田自主研发的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描述技术今年在博兴深洼区推广应用,部署的高87井、高斜862井等多口探井相继钻遇优质油层,有效拓展了滩坝砂勘探空间,助力胜利东部探区增储成效显著。

滩坝砂岩作为东营凹陷主要的油藏增储类型之一,储层多为薄互层,横向变化快,地震识别受复杂岩性强屏蔽、有效信号能量弱等问题的制约,储层精细预测难度较大。

物探研究院科研人员以储层厚度定量预测为突破口,从沉积期次梳理入手、以砂组为单元,利用时频双域地震信息,建立了相对年代体内沉积体的地层单元与储层厚度间的变化关系,实现了不同储层尺度定量识别。根据多尺度五维地震数据,优选敏感地球物理参数,精细雕刻了储层平面展布范围,自主研发了基于时频域信息的储层尖灭线描述方法,有效储层预测精度提高了15%,日前该项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近两年,该技术在利津西斜坡进行了实践应用。支撑部署的滨454、滨斜447、滨斜458等10口井,平均获日产10吨以上工业油气流,新增控制储量1400余万吨。


信息来源: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