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一名技术人员迅速拿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动作流畅地将面罩贴合于面部,仔细检查密封性,确保自身安全无虞。
这是9月23日发生在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二区组织开展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佩戴“小场景”演练现场的一幕。今年,生产运行管理中心创新开展“小场景”应急演练,要求各单位结合各自生产实际,常态化开展演练。
“小场景”应急演练是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小场景”,聚焦某个或多个场景开展应急演练。这是各单位提升安全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油田在安全生产领域迈出坚实一步的缩影。
“实效性更强。”油田生产运行管理中心生产运行室高级主管郑金龙介绍,为进一步增强演练针对性,油田精心设计了包括现场指挥部搭建、照明环境搭建、现场警戒、卫星通讯保障等在内的77类“小场景”应急演练场景,明确要点,实现应急资源的常态化拉动和应急能力的持续提升。
实战在场景中模拟,能力在演练中提升。前期,油田率先组织开展管线找漏、重浆调派、远程点火等“小场景”演练15次,给各单位“打个样”。
4月,油田组织东辛采油厂开展管线穿孔“小场景”演练,设置夜间照明、现场警戒及舆情管控等五个应急小场景,有效提高了管线穿孔突发事件的现场指挥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5月,针对重浆紧急送井的需求,油田组织多部门联合开展了重浆紧急送井“小场景”演练,模拟了黄河钻井40558队施工井发生井控险情的紧急情况,成功检验了黄河南北区域规模调配重浆罐车的能力以及重浆装卸和拉运速度。
收到实效后,8月,油田进一步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参照先前油田做法,自行组织开展“小场景”演练。“针对演练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反复演练,重点模拟各自常见事故场景处置程序和处置措施。”郑金龙进一步明确。
除了开展呼吸器佩戴“小场景”演练,针对周边油区易积水特性,胜利采油厂还开展管线泄漏、围挡搭建、快速搭建围油栏等多个“小场景”演练。
“通过实施‘小场景’应急演练模式,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能够不断提升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综合协调配合水平。”胜利采油厂生产管理部(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副经理赵峰说。
据统计,八月份以来,油气生产单位和专业化单位参照油田模式自主开展“小场景”演练652次。各单位还将按照油田要求,结合气候特点,针对快速搭设围挡、侧钻井井控等场景开展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