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油田首个海上化学驱单元,CB22F区块自2020年11月转注聚以来,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产油达到144万吨。
CB22F先导试验区目前标定见效油井44口,见效率77.2%,采收率提高5.1%,吨聚增油26.8吨。
海上CB22F化学驱开发提质效果明显,但存在后期油井含水回返、见聚、窜聚等问题,给油藏管理带来了挑战。
近年来,海洋采油厂通过强化注聚井管理、立体示踪分析、受效井分区分类治理、深度调剖、“3+2”井网加密调整等措施,促进化学驱持续稳效保效。
该厂持续抓好注聚井全过程质量管控,成立三采项目组,执行日运行、周例会、月分析的管理制度,定期对“三采”工作进行跟踪、评价和考核,提升注聚井管理水平;通过优化自主洗井流程、不动管柱解堵、注聚井检修等手段,保障注聚质量和效果。今年1至7月,该厂先后开展洗井36井次、增注10井次、攻欠9井次,实现增注330立方米/天。
通过开展注聚全周期示踪剂监测,海洋采油厂技术人员在判断优势注入方向的同时,分析出油藏非均质性改善情况。对比CB22FA-16井注入初期和见效高峰期示踪剂结果,他们认为主流线CB22B-2井最先见效,聚驱推进快。该井控液生产后,持续保持低含水期两年多,截至目前累计净增油达2.8万吨。
针对受水驱影响较大的聚水结合区域,他们实施“强聚弱水、引聚驱油”的措施,促进注聚区向外驱替扩效;针对部分井区存在水驱老流线固化等问题,实施聚水联动平衡流场的措施;针对部分上水下聚、层间矛盾突出的井,实施“优化注采+差异改造+分层采油”的优化组合措施,提升开发质效。目前,CB22F化学驱对比年初日产油提高42吨,含水率下降0.5%,分区分类治理成效明显。
该厂积极探索“深度调剖”流场调整技术,扩波及、抑制单向突进。其中,CB22FB-13井在实施调剖过程中,受效油井提液引效、相邻注入井降注促效,收到良好增油效果,对应注采井组平均日增油16.6吨,含水率下降1.5%。
在化学驱开发中,剩余油在井间二次富集形成“油墙”,开发人员在三次采油过程中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二次井网加密,将更多的效益油“收入囊中”。今年4月,该厂部署CB25GA-10井,开展“3+2”井网调整试验,取得良好效果。截至目前,该井平均日产油31.8吨,含水率56.3%。
当前,海洋采油厂逐渐探索形成了一套具备海洋特色的化学驱高效开发模式,为海上其他区块的化学驱开发提供了有力借鉴,不断夯实了化学驱效益稳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