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夯实油井稳产基础

东辛采油厂把夯实油井基础管理作为复杂断块油气藏高效开发的基础,成立油井精细管理项目组,创新形成“油井工况精细管理、躺井原因精准分析、技术配套精益投入”的长寿命“三精”管理机制,油井躺井率由1.9%降至1.5%,检泵周期延长至1416天。

一张“思维导图”治已病亦治未病

油井永921斜43的躺井原因是短周期杆断,治理却从完善井网入手,治理后已连续高效生产171天。这类“脚疼从头医”的治病方式源自躺井多因素分析法。

这个分析法是技术人员对“最差100口井”解剖分析、逐项梳理得出。他们为每个导致躺井的失效部件,找出不同的失效原因,再为每项原因配套多角度治理对策,形成“躺井治理思维导图”。出现躺井时,技术人员综合失效部件、失效原因两个维度,系统分析,从对策中挑选所需方案,组合下药,综合治疗。仅杆断这一个部件,就有6类对应原因、7项治理对策。

“多维度分析、系统性思考,找到油井‘病症’和‘病因’的关联性,才能做到精准给药,既治疗显性病症,也治疗隐性未发病症。”东辛采油厂厂长卢惠东说。

营17斜88井的失效部件是抽油杆,失效原因却不是杆材质量,而是井身轨迹、狗腿度等多类因素。他们在治理对策中对应选取4项内容组合施治,保障长效。

今年,他们共对136口油井进行综合治理,油井平均延长生产周期200余天,较去年同期增加经济效益600余万元。

一个“不等于”对油井健康看深一层

在油田宏观工况系统中,油井按其生产状况被划分为参数偏大、偏小、断脱漏失、待落实、合理等5个区域。在东辛采油厂油井工况管理体系中,油井在5个分区的基础上,又被细分为潜力、低渗、低能、低效、短命等类型,并配以相应的提效方向,处于合理区的油井仍要接受再一轮体检、分类和提素。

“提升供液能力、强化供排协调、优化载荷环境、保障机采适配、降低管输损耗”是东辛采油厂工况管理体系的五个环节,囊括地层供液能力、地层供液与井下排液匹配度等油井生产环境的全过程全链条。

一季度,盐18斜10井、永920斜11井始终处于工况合理区,盐家管理区技术人员按照“合理不代表最优”的理念,依托管理体系中合理区潜力井改泵增效的调整方式进行调整,日增油7.1吨。该管理区油井工况合格率提升到94.4%,居油田领先水平。

一套“机制”为技术配套找精益标准

营13斜178井和辛110斜22井同是易腐蚀油井,技术配套的“待遇”却不同。

辛110斜22井地处城区中心地带,躺井周期短,物性环境敏感,技术人员为其配套全井防腐杆。营13斜178井也在城区,但躺井周期较长,地层物性较稳定,他们便探索“精准缓蚀周期表”为其改善。

在谈到用技术配套保障治理效果的时候,卢惠东认为把精准分析放到长寿命管理的首位,就是要找到问题根源,既做到整体调养,又避免“过度治疗”,按需配套,精益投入。

近年来,他们探索形成躺井原因详实、地层物性落实、治理目标务实、技术迭代扎实的“四实”配套机制,结合所处地域、地层环境、管柱设计,为易腐蚀油井治理细分了9类配套等级,上半年在保障治理效果的基础上,精益配套节约管材费用500余万元。

 


信息来源: 
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