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溅了不少泥点子,一只雨鞋里还灌进了水,工裤湿答答地贴在腿上。
7月6日一早,记者在ST2-1XN140井井场上见到油气井下作业中心胜采作业区胜一项目部经理李志鹏时,他看起来有些“狼狈”。
“这不算啥,齐腰深的水我也蹚过。”对于这点“狼狈”,李志鹏不以为意。
这是一口新侧钻井,7月5日下午才搬上动力,晚上就迎接了一场暴雨。雨后的井场算不上好看,泥泞、坑洼,一脚踩上去,鞋都能被“扒”下来。
这口井所在的胜采片区是出了名的“低洼带”,一下大雨就淹井场。“昨晚雨最大的时候,水深达到了20厘米。”值夜班的胜一项目部安全责任监督王华文说。
5日晚上8时,雨下得正大时,送油管的车赶到了井场,王华文立即和另外三名值夜班的同事,把油管从车上卸下来,放在管桥上排齐。晚上11时,雨停了,王华文又和同事们启动应急预案,对井场设备、线路等进行巡检,并与胜利采油厂员工协同配合,及时开展井场排水作业。
“今天凌晨5时,井场的水就下去了。”忙碌了一夜,王华文很有成就感。
记者看到,井场上几处地锚固定点和机车千斤顶处,都被员工们细心地用泥围了一圈“围堰”。
“先围起来,再把‘小围堰’里的水排出来,防止长时间浸泡,地锚脱出。”王华文解释说。
不远处,胜采厂员工在采取挖排水沟、上排水泵等方式,继续进行排水作业。
“部分井场、进井路水淹,车辆、设备工作受限,我们力争今天恢复全部动力。”油气井下作业中心生产技术部副经理顾百峰介绍。
上午10时,ST2-1XN140井井场上响起了机器运转的声音。“防喷器开始试压,下午就能起下油管。”李志鹏说。
他的心情逐渐放松下来,欣赏起雨后井场边的风景——黄须菜的叶子上还挂着水珠,路边的小沟里蓄满了水,芦苇丛中,蛙鸣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