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孤东油田,天高云淡。葱茏的芦苇、红色的抽油机,构成一幅水墨丹青。
孤东油田濒临黄河、偎依渤海,部分油井位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孤东采油厂所肩负的环保责任。
近年来,孤东采油厂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纵深推进“无废采油厂”建设,建立对标追标体系,全力降能耗、减损耗、控物耗、减排放,让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绿,绿色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去年,孤东采油厂完成国内首次油田开发企业油气产品碳足迹评价,完成集团公司首个“零碳”采油厂建设规划方案编制。目前,孤东采油厂危险废物“日产日清”、废气不上天、废液不入海。在运行的17座采出水罐、4座缓冲池实现密闭运行,环境风险总值同比下降12.9%。
针对油区环境保护要求高的特点,该厂从源头抓起。他们大力开展固废源头减量行动,落实地面管线长寿命工程;推广碳纤维修复、陶瓷防腐保温等绿色环保技术;应用内堆焊免补口管道防腐、小口径管道自动焊接等工艺;引进柔性复合管油水井管线,减少爆管发生,降低了危废产生量。他们全面梳理生产经营工作,辨识废水、废气、固废,形成识别清单、责任清单,将井场、站场废旧物资及时清理入库。今年前五个月共回收报废变压器、弃置管线等920吨。
孤东厂建立油泥砂快速清理动态“清零”机制,按照随产随清模式,利用箱货车、可循环利用吨桶,收集转移油泥砂,实现油泥砂“日产日清”。目前,一般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合规处置率达100%。孤东厂管理三区建立环境风险“网格化”清单,重点针对孤东海堤周边、作业施工现场等地点,指派专人对固废、废液拉运承包商实行全程监管、点对点跟踪,建立固废、废液产销台账,加强全周期管控,实现产生、运输、消除等环节的无盲点、无遗漏,可追溯、可查询。
他们还通过推广先进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推进臭氧污染防治和甲烷控排,为油田实现“双碳”目标积极贡献力量。
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至大气中会造成臭氧层污染,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孤东厂树立集约化管理理念,加强联合站大罐抽气回收系统运行管理,修订完善设备运行维护保养方案,集中力量加速推进VOCs治理。他们还加快联合站原油生产流程全密闭改造,为油水罐安装阻火器、呼吸阀和液压安全阀,实现密闭运行,联合站原油储罐VOCs排放量检测全部达标。
随着老油田的深度开发,采出液含水逐年上升。采出水全部回注地层是一个不小的难题。该厂应用微生物快速生化、多级微纳米气浮等技术,将富余的采出水转化为洁净的生态用水,用以灌溉盐碱滩涂,建成了8500余亩的人工湿地。如今,人工湿地内的植物盖度由最初的不足10%提升至目前40%,动物的种群数量也增加了4倍,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生态系统不断完善,实现了油田生产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同时,孤东厂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着力推进光伏、光热、余热、地热、风热、储能等项目建设,形成了油气主业与新能源产业相融互促的新局面。截至今年5月,该厂累计建成光伏装机231.3兆瓦,年发电能力2.95亿千瓦时,年消纳绿电1.88亿千瓦时,绿电应用占比38.6%,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万吨。如果按一棵树每年吸收18公斤碳排放量,孤东厂去年减少的碳排放量就相当于多种了833万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