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南采油厂重点产能建设项目滨37块目前完钻45口井,固井质量优质率71%,实现质量水平大幅提升,为进一步提高钻井质量、实现提产提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年初以来,滨南厂聚焦业务质量短板弱项,瞄准效益提升潜力增长点,深入推进专项质量提升,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指标提升举措的监督力度,不断引领和带动质量进步标准提升融入勘探开发全过程。
滨南厂安全总监霍培军介绍说,今年滨南采油厂制定了14项关键质量监测指标提升目标,包括核心指标9项和辅助指标5项,对油气开发核心业务领域内的固井质量优质率、综合递减率、水质达标率等重点指标制定了专项质量提升举措,并同时制定《滨南采油厂质量监督管理考核细则》,对各项指标的过程管控情况建立激励约束。
固井质量优质率显著提高。在现场施工中,他们实施巡井、驻井监督相结合,在优化固井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派驻技术人员现场监督下套管及固井作业施工,严格质量监管,确保到井套管质量达标,下套管、固井施工按设计执行。一季度,该厂固井质量优质率由27.6%升至77.8%,在油田排名由不达标升至优秀。
综合递减率是油田高质量开发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个厂通过开展基础地质图件标准化,加强工程工艺配套化,规范井口资料录取准确化等一系列开发基础管理提升措施,推进稀油注水补能控减。他们从年初便进行摸家底大调查,针对251个注采不完善井组和728个相对完善井组,围绕提高注水质量及水驱效果,梳理了井网完善、注水补能、流线调控3类12项潜力,为明确下一步开发方向、提升开发质量奠定了基础。
实施水驱油藏补能工程,持续加大投转注、低渗透油藏压驱注水力度,一季度投转注7口井、压驱13个井组,增加水驱储量150万吨,压驱井组累计增油6335吨。同时,他们从井层、地层能量等六方面常态化开展长停井潜力摸排,从井况、地面情况的共性问题及油井高含水、低产能、水井注不进的个性问题入手,开展差异化治理。一季度共扶停水井21口,增加注水量9.6万立方米,稀油综合递减率由4.29%减缓到-1.4%,采油厂开发态势持续向好。
在此基础上,该厂还以实现“注好水”为目标,积极强化全流程水质管理,加密检测质量,检测模式调整为“源头月度全覆盖+井口月度全覆盖”,每月对水驱单元103口井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不断提升井口水质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