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和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探索页岩油效益开发新模式

133天、29.5天、19.19天……从樊页平1井到牛页1-3-501HF井,再到丰页1-10HF井,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钻完井周期最快纪录不断被刷新。

100吨、1000吨、1660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油田页岩油日产油水平实现跨越式增长。

一减一增的背后,是一种全新的“风险共担、合作共赢”一体化模式,最大限度解放油藏、开发油藏、经营油藏。

作为“端牢能源饭碗”的首倡地,油田与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坚持目标同向,“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一起干”,深化一体化运行模式,建立前后方联动、大兵团协作机制,强化技术迭代升级,持续推动提速、提质、提效、提产、降本,全力推进胜利页岩油整体规模效益开发。

大上游、一体化——

牢记“国之大者”,胸怀“成就对方就是成就自己”的大格局,创新建立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开发新模式

4月22日,艳阳下的牛页一区示范井组呈现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20口自喷井正迎接着来自地层深处、源源不断的“黑金”。

这20口井,开启了胜利页岩油效益开发的序幕。

2021年,油田宣布页岩油首批上报预测储量4.58亿吨,这成为未来资源的有效接替阵地。

不同于常规油气,胜利页岩油存在演化程度低、埋藏深、储层厚、压力高、地层碎等复杂地质条件,开采开发难度极大。

零基础,零经验。但就算是“深水区”,也要闯一闯、蹚一蹚。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端牢能源饭碗是“国之大者”,更是油田和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共同肩负的政治责任。

页岩油开发是甲乙双方的共同需求,必须转变观念,深入合作,建立全新的机制,破除页岩油“不敢动、不能动”的旧观念。

成就对方就是成就自己。油田和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牢固树立“大上游”“一家人”理念,算大账,算长远账,强化高效协同,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一体化,努力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合作开发机制,建立开发单位承包和工程公司承包建产制度,无论甲方主导或是工程公司承包建产,建产后超产部分按比例分成,打破以往油田风险独担、效益独享开发模式。

制定市场开放机制,实行采购市场化,加大自主采购力度。科研社会化,面向社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揭榜挂帅”。优胜劣汰制,开放钻头、螺杆等市场平台,刺激技术、产品更新换代。

作为集团公司勘探开发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在油田党委和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党委看来,工程公司没有革命性的变革,油田就不会有重大性的突破;油田没有大发展,工程公司也难有高质量。

从手牵手到心连心,双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甲乙方关系,而是转变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把页岩油当作共同的事业来做,共同承担风险,共享开发成果。

聚焦效益开发,油田和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强化顶层设计,成立一体化运行领导小组,建立地质工程一体化优化、生产组织一体化运行、监督考核一体化评价“三个一体化”机制,为油田增储上产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甲方乙方都是一方。”油田页岩油项目部副经理王彬说。

“摒弃靠钻井进尺挣效益的旧观念。”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难动用项目管理中心副经理谢广龙说。

坚持党建引领,成立联合党支部,钻井、开发、科研等不同队伍的党员干部集合成一个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23年,牛页一区压裂现场套管出现问题,支部召开会议,集体研究认为需要对套管壁厚和扣型进行调整,在支部统一协调下,快速调运一批新套管解决了压裂问题。

“有了联合党支部,不再是各家协调各家的事,而是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谢广龙说。

钻头向下、箭头向上,从过去的不能动到现在的应动尽动,双方在共同做大“效益蛋糕”这一目标的引领下,把思想认识凝聚到一起,把专业优势融合到一起,把为国找油的责任担当汇聚到一起,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同题共答、合作共赢,形成“端牢能源饭碗”的强大合力。

大兵团、平台化——

集聚优势资源,建立大共享平台,全流程优化,合力攻坚,唤醒地下“沉睡点”,打造效益“增长点”

4月23日,密集的雨点敲打在高耸的钻塔上。

在丰页区块2号平台上,三部钻机正迎风沐雨,齐头并进向地下钻探。井架旁边,四口已经完成压裂并投产的自喷井静静矗立。

边钻进、边压裂、边投产,与牛页井组相比,丰页井组的实施节奏更快,效率更高。

这得益于油田和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实施大兵团作战,集聚优势资源,建立共享平台,全流程优化,合力攻坚。

胜利页岩油开发从起步阶段,走的就是合作模式。

“打樊页井组时,合作更多是概念上的合,到了打牛页井组时,建立了‘前后方作战室’和‘地质大模型’。” 王彬自豪地说。

合作有了更具象的平台。“前后方作战室”集合了地质、工程、物探、定向井等技术人员,实现了设计优化、轨迹跟踪、24小时无缝隙配合。

“后方作战室可以随时接收现场数据并及时优化轨迹,二开平均施工周期从原来6天缩短至1.5天左右,大大提升钻井效率。”70179SL钻井队平台经理李东洋指着身旁的井架说。

在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楼11层的“地质工程一体化作战中心”的大屏幕上,丰页井组各项施工参数、油藏数据、钻进指标等一目了然。

“油田建立了五大洼陷页岩油地质大模型,能实现一体化井网部署、钻井跟踪、压裂优化和开发调控,全面提高水平井设计、靶盒钻遇、空间轨迹控制质量。”油田高级专家杜玉山说。

依托“前后方作战室”模式和“大模型”平台,实现了钻井、压裂全过程跟踪,钻井前后方联动快速决策,及时优化调整施工方案,保障钻井工程质量和压裂施工效果,异常处理时间小于30分钟,确保难点、断点、堵点问题事不过夜。

从樊页到牛页再到丰页,钻井周期大幅缩减,投资成本大幅降低,建产效率大幅提升。

如今,对于页岩油勘探开发的一体化运行,王彬的感受是“畅通无阻”。如果说樊页井组的“合”是小试牛刀,那么丰页井组的“合”就是大展身手。

前方,“丰页”井场上,油田和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成立钻井技术管理运行团队和压裂施工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支撑项目组,建立“双平台长制”管理架构,通过“日运行、周例会”实现现场统一管理、统一方案、统一运行,提高技术保障和运行效率。

每天下午4时的日例会、每周五下午4时的周例会雷打不动,协调解决当天、当周施工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和工作计划。

年初,丰页1-10HF井三开钻进,由于靠近砂砾岩边界,且距离400米处一口临井已压裂投产,给该井带来水侵、溢流风险。

参战单位集智攻坚——作战中心全天候指挥前方地下钻头,旋转导向系统做到指哪打哪,大功率螺杆钻具实现破岩提速,研发应用合成基泥浆体系提高流动性,地质录井公司全程捞取砂样分析化验……

“同一空间多维并联解决问题。”油田页岩油项目部经理焦红岩说。

大兵团、平台化开创了胜利页岩油效益开发的新局面,为国内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一种综合管理出效益的新途径。

大集成、迭代化——

理论技术集成迭代,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蹚出多学科融合、多元化降本增效新路子。

井深5708米,仅仅用了19.19天打成。

1月27日清晨5时,钻至设计井深的丰页1-10HF井创造国内陆相页岩油水平井钻井施工最快纪录,提前24天打成。

“19.19天不仅仅是靠一体化统筹、目标同向,更是技术的迭代升级。”王彬颇有感触。

如果说规模效益开发是目标,提速提效是路径,那么技术攻关就是支撑。

从基础理论研究入手,2022年以来,油田取心48口井,14132米岩心, 总结形成了“储、缝、压”三元储渗理论认识,攻关形成页岩油多层楼立体开发技术,配套形成优快钻井技术,持续攻关突破页岩油体积压裂技术。

聚焦解放油藏、开发油藏、经营油藏,优化立体开发技术政策,迭代提升工程工艺技术,从“大平台、大井组”到“大平台、小井组”,实现了从单井到井组、从3层楼到5层楼再到7层楼的突破,为济阳页岩油立体开发储备了技术和经验。

基础与应用并重,高端与集成并举。从打不成到打得成再到打得快,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致力于工程技术配套与关键技术攻关。

经过三轮次持续迭代提升,形成了以“激进钻井参数、合成基钻井液、抗温旋导+降温设备、精细控压钻井”为核心的优快钻井主导技术,推动持续降低钻井成本。

装备上,配备国内领先的ZJ70DB现代型钻机,配套“胜利天工”钻井管柱自动化系统,实现了钻机自动化作业、机械化替人,工作效率不减,安全性大大提升……

技术上,创新应用“旋转导向+几何导向”集成技术,保证入靶时效,提高机械钻速;创新应用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复杂时效同比降低30%;创新应用全要素三维地质模型优化水平井轨道设计和实施跟踪调整,储层钻遇率提高至97%以上……

“打牛页时是‘三开两趟钻’,打丰页时是‘三开一趟钻’。”谈及技术迭代带来的变化,李东洋有着切身的感受。

以钻完井周期为例,樊页平1井打了133天,牛页1-3-501HF井突破30天,丰页1-10HF井突破20天大关,投资成本大幅降低,具备了效益开发的条件。

页岩油是胜利的未来,理念更新、技术加持让胜利有了“金刚钻”,打破了页岩油效益开发的桎梏,济阳页岩油焕发出勃勃生机。

2023年油田页岩油开发完钻井44口、新建产能30万吨、年产油量32.8万吨,累计产油量超50万吨,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进度大幅提前。

按照部署,2024年至2026年,油田将聚焦民丰、准备利津、试验牛庄、评价博兴、储备渤南,攻关关键核心技术,迭代提升工程技术、优化降本,逐步实现规模效益建产。


信息来源: 
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