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质量体系与勘探开发深度融合

一季度,油田单井产能达标率86.7%,同比提高24%。

这是油田牢固树立“大质量”理念、从单一的只注重原油质量向提升全链条质量转变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他们从严关键业务质量管控,统筹推进质量进步,着力推动质量工作与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全域的深度融合,支撑保障油田安全清洁生产、高效平稳运行。

健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3月25日,由安全环保质量管理部派出的督导检查组走进滨南采油厂,对基层单位在生产运行各方面存在的质量管理不足,进行指导、帮扶和督促整改。

这是他们督导的第4家单位。质量标准办公室副经理高峰告诉记者,督导检查将贯穿全年,覆盖油田所有油气开发、专业化等单位,覆盖各单位的所有业务,督导帮助各单位进一步推动质量管理再提升,这也是落实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具体行动。

油田不断健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借助第三方审核机构力量,将日常质量督查和专业领域专项督查发现的问题统一纳入第三方体系审核,以体系思维引导各单位查缺补漏、对标提升。

2023年以来,油田对39家直属单位体系外审跟踪观察,分析典型质量问题437项;同时组织47家直属单位按照集团公司企业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要求,结合内审、专项监督检查、第三方认证审核等工作开展自我评价,共梳理汇总问题927项,体系总体符合并基本有效运行。

为健全完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油田定期通报开发管理、油气生产等涉及23项关键指标完成情况及变化趋势,将油气开发、钻井等18项业务的66项关键指标,纳入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控考核,实施季度量化排名,引导各单位找准短板弱项,对标提升。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夯实各项业务的质量管理水平,2023年油田被推荐全国、山东省、集团公司QC成果47项(次),1家单位被推荐为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

抓好关键业务质量管控

3月29日,记者点击进入油田标准化平台,可直接查询、浏览和下载5000余项企标、行标和国标。统计数据显示,该网站累计访问量达到11.9万人次,月累计访问量6742人次,员工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数量达到1037条。

质量标准工作是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经营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现代化企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管理手段。在11个业务领域贯彻落实“少井高产”“精探增储”、采油工程集成创效等质量提升理念,把“质量”内涵从原油产品、工程质量拓展到油田业务、管理、经营和发展等方面,连续6年开展质量进步标准提升行动,实施大幅度提高单井产能、长寿命分注管柱、稠油注汽、交接计量自动化等多个质量提升项目,针对每项业务统筹推进质量提升工作,有效提高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直达物资批次多、验收难。点击进入直达料报备系统,直达料合格证、随货资料、合同等整套资料扫描件,就可以一一呈现。这款操作便捷的系统,就是油田目前正在使用的“直达物资”报备信息平台,为物资质量监管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直达料报备系统已在油田各单位覆盖使用,开通权限的油田员工人数达到2200余人,供应商注册800余家近2000人,每天报备物资数量达到300余批次。

提升专业领域质量标准

大幅提高单井产能项目审查优化39个产能建设方案,优选出43个示范区和29口示范井,形成10项主导工艺应用于全过程油层保护并在全油田推广。

标准供给由油田驱动向主导引领转变。围绕页岩油气、稠油油藏开发等核心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项目,近年来,油田先后发布《页岩油探井部署评价规范》《油田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术语及定义》等258项油田企业标准,支撑油田生产经营高质量发展;主持或参与制修订《页岩油先导试验方案编制技术规范》等22项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占领行业话语权。

油田实施标准“健体瘦身”,重塑标准体系,精简优化岗位标准,推动标准执行落地;精准识别、梳理17个专业对应的基层岗位标准,岗位执行标准数量优化压减37%,推动标准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023年,油田质量进步标准提升做法入选工信部企业持续成功典型案例,获批山东省石油勘探开发共性技术标准创新平台。


信息来源: 
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