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周期比计划缩短了近25天。”3月21日,在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渤海钻井总公司50670钻井队施工现场,平台经理陈公宝难掩心中喜悦,“我们打破了黄河以北区块千米表层最快机械钻速纪录。”
陈公宝口中的井是桩80-斜1井,这是胜利工程难动用项目管理中心与桩西采油厂正式签署3.0版本合作开发协议的第一口滚动开发井。
在井场一侧,崭新的泥浆泵、电控房、循环罐整齐排列。陈公宝带领记者绕着井场边走边介绍,“我们对设备升级,队上除了井架,地面和地下能更换的设备和钻具基本都升级了,更新率近80%,相当于给小轿车装上了大卡车的引擎,不断提高钻井时效。”
桩80-斜1井位于油藏砂体边缘,由于规模小、储层薄、物性差而无法动用。近两年,桩西采油厂借助与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的合作开发,接连盘活了桩74、桩90等4个区块,动用储量884万吨。面对同类型的桩80井区,双方合作一拍即合。
但是与之前未动用储量合作开发不同,这次区块的经营管理权,从投产第一口井开始,便交由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难动用项目管理中心负责。
“此次合作,把甲乙双方捆得更结实,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谈及此次合作模式的变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难动用项目管理中心副经理谢广龙说:“从原来的甲方主体投资,变成了双方共同投资,工程公司获得该区块方案编制实施主导权和三年自主经营权,并分享55%的效益分成。”
“打个比方,过去的合作模式就像是油田雇佣工程公司的人来种地,只把超产的粮食拿出来分成。而现在的合作模式是两家一起合力把这块地种好,等丰收后一起分粮食。”谢广龙解释说。
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该井的入靶方位论证不下十余次,靶心半径比常规井小了不少。
“这就要求我们主动作为,在工艺上更加严谨、技术上更加规范。”陈公宝介绍。在开钻之前,队上技术人员已经提前跟采油厂对接,充分了解该区块的地层情况,再与定向井协同做出优化方案,最后和甲方进行技术分析后,开始施工。
“交出区块,并不代表当‘甩手掌柜’。”桩西采油厂钻井工程主任师田波说。他们派出了最强研究团队,渤海钻井总公司也派出了最优钻井队伍,双方共同发力,实时优化井身轨迹,确保打得快、打得好。
当前,桩80-斜1井已完成“体检”测试,各项指标全线飘红,陈公宝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今年是他在钻井行业打拼的第19个年头,在他看来,不论方式如何变化,真诚以待,互相成就,永远是合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