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排不白干 “卖碳”有钱赚

2023年年底,胜利发电厂顺利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任务。2021—2022年度,胜利发电厂碳配额盈余4.76万吨。

这得益于胜利发电厂加强碳资产管理,通过产品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改造、机组运行优化等举措,持续降低综合能耗、供电煤耗、碳排放量以及供电碳排放强度。

少排可卖 多排可买

2021年,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碳排放权因其稀缺性、流通性被赋予了商品属性,成为一种新型资产——碳资产。每年国家核查相关企业上一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根据核查的结果,采取“事后分配”的方式下发碳配额量。企业按配额进行履约,每两年为一个履约周期。

碳排放配额清缴是一个重要的环保措施,旨在通过市场手段推动企业主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家为企业分配的碳排放配额,代表着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合法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管理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胜利发电厂党委书记谈晓辉解释道,“当企业的实际排放量超过其配额时,需要从市场上购买额外的配额;如果企业的排放量少于其所拥有的配额,那么剩余的配额可以在碳交易市场出售,以获得收益。”

作为“市场”,就离不开买卖盈亏。如何做到“减排不白干,‘卖碳’有钱赚?”胜利发电厂组建专业团队,详细制订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计划,摸清“家底”,多举措降低发电成本,助力节能减排,提高经济运行水平。

科学核算 摸清“家底”

2021年,胜利发电厂组织专业团队,深入研究国家生态环境部下发的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等文件,修订编写了《胜利发电厂碳资产管理细则》,确定了碳管理专门组织架构,规范各个部门岗位的职责,建立了碳排放相关数据报送、核算及资料保存等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碳排放管理涉及的指标参数多,数据量大,一旦数据缺失、错误,将导致碳排放量统计不准确,增加成本。”胜利发电厂厂长贾振国深有感触。

火电企业需自行测算碳排放量,只有做好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排放数据才能得到生态环境部门的最终确认。否则,将会受到相应处罚,给企业履约造成负担。

为了摸清碳资产“家底”,该厂制订详细的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对主要排放设施情况、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的确定方式、数据内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做出明确规定。在燃料取、制样,化验燃煤低位发热量、元素含碳量等环节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实测。

2023年5月,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对胜利发电厂进行碳排放现场核查。专家组最终认定,胜利发电厂碳排放资料真实、完整、准确,顺利通过2022年度碳排放核查工作。

技术升级 降本增效

在消耗相同数量的煤炭情况下,能够发供更多的电能和热能,就能争取更多的碳排配额,因此,机组的经济运行水平成为争取碳配额的关键。

2022年年初以来,胜利发电厂追求“度电价值必争”,瞄准降低发电成本,制订时间表与路线图,实行主机和辅机两大系统技术改造齐头并进。

他们在主机系统方面进行“大手术”。为提高效率,实施了汽轮机通流提效改造,年可节约发电成本2000多万元;对机组进行了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通过热电解耦使机组调峰能力和供热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供热期供电煤耗大幅下降。另外,他们对辅机系统进行优化,完成磨煤机节能钢球改造,每年可节电1000万千瓦时;完成凝结水泵变频改造、热网循环泵改造,年可节电200万千瓦时。

据统计,近三年来,胜利发电厂共实施各类技术改造项目10余项,供电煤耗连年下降,相当于年减排二氧化碳18.7万吨。


信息来源: 
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