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孤岛采油厂南32-04井组传来喜讯,该井组实施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油藏微生物场调控采油技术见效显著,日增油16.8吨,目前累计增油1300多吨。
据了解,该技术在油田推广应用后年增油20万吨,既绿色环保,又极大提高了微生物驱油采收率。
该技术是基于油藏微生物动态演替规律、流场、饱和度场和压力场认识,通过调控微生物场组成、发育及分布、强化采油功能菌接触、动用剩余油等手段,实现较大规模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油田以中高温油藏为主,具备实施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物质基础,其微生物驱油油藏具有“地层温度高、原油黏度大”的特点,经过二十余年的自主创新,逐步建立了从外源到内源的油藏微生物场调控采油技术体系。同时,还建立了强大的采油微生物菌种库,筛选并保藏功能菌516株,实现了稠油降解、生物表面活性剂增油、生物气增油等多种功能。
截至目前,油田研发出包括激活剂组分动态调整技术、功能菌延迟激活技术、动态调驱技术等5种主要的油藏微生物场调控技术体系。
油田近年来在邵家油田沾3块开展的内源微生物驱先导试验,通过动态调控实现微生物驱长期有效,累计增油8.47万吨,提高采收率7.2%。
在孤岛中二区南Ng1+2区块应用动态调驱技术,产出液菌浓提高4个数量级,含水由90.5%降到84.9%,累计增油2.85万吨,阶段提高采收率5.3%,现场驱油动态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