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400公里,致敬胜利抗洪将士。12月2日,油田应急救援中心滨州站党支部书记唐栋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快递——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弓棚子乡滕家店村村民朱飞寄来的500公斤大米和50公斤黑猪肉。
“如果没有你们,稻子早就烂在地里了。这是我们村民的一片心意,请你们一定要收下!”随之而来的一条短信,把唐栋的思绪拉回到与吉林老乡们一起奋战的那些日子。
8月初,受台风影响,吉林省遭遇多轮极端强降雨天气,引发河水暴涨和局部地区山洪暴发。地处拉林河流域的扶余市,是此次灾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8月9日,油田应急救援中心指战员们在上级统一指挥下,星夜疾驰1400多公里抵达吉林。
唐栋和5名同事被安排在了扶余市弓棚子乡3号排涝点,这里便是朱飞居住的滕家店村。
作为优质稻米之乡,八月份正值水稻抽穗扬花阶段,最怕被水淹。指战员们克服道路中断、设备损毁、协调难度大等种种困难,他们采取“人歇机不歇”的两班倒模式,不分昼夜全面展开排涝,把水尽快排出去。
每天,朱飞都要到现场看看排涝进度,忙前忙后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因为道路受限,指战员只能靠人力将接近3吨重的排涝车和1吨重的设备附件运送到排涝点,朱飞开上四轮车把设备运送到目的地;看到指战员倒班、拿饭都要步行前往,他又主动运送人员……
那些天里,朱飞亲人般的嘘寒问暖,时刻温暖着指战员们的心。
在交流中朱飞得知,这帮身着“胜利应急救援”服装、不遗余力帮他们排涝抢险的人,来自胜利油田。
经过35个昼夜的艰苦奋战,油田派出的救援队伍帮助4个乡镇、10多个村庄消除水患,涉及农田3200公顷,挽回经济损失约4600万元。
11月下旬,扶余市特色农产品——小粒香大米上市,尽管收成不比往年,但朱飞和其他村民还是决定,拿出500公斤大米寄到胜利油田。
“喜悦,一定要与山东老乡共同分享。”朱飞感慨地说。
这些承载着感恩的500公斤大米和猪肉,被分发到了应急救援中心各个应急救援站的食堂,让大家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应急救援中心的指战员们还特意挑选了冬枣、大虾等山东特产,邮寄给了吉林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