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开发中心针对低渗油藏井网不完善、地层能量低、水窜等难题,先后在44个井组强化注水补能、压裂引效等措施,累计注水69.5万立方米,井组见效率65.9%。
石油开发中心低渗油藏动用储量5821万吨,以特低渗透为主,涵盖滩坝砂、浊积岩、砂砾岩三种类型,目前采出程度仅9.0%、采油速度0.56%、采收率为13.7%,呈现出低液、低含水、低能量的“三低”特征。
低渗油藏具备储层岩性致密、物性差、自然产能低等特点,注水开发过程中还存在注水压力高与注水困难等问题。
为培育低渗油藏产量增长点,该中心聚焦井网完善、差异补能、工艺配套、提速提效,加强油藏地质认识、精细方案论证,重建驱动体系,突出差异补能、差异引效、差异调控,确保注上水、注足水、精细注水,持续提升注采能力。通过在常规注水单元密切跟踪注采状况,主动开展脉冲注水或压驱工作,在压驱单元,积极推进差异化“压驱+”注水工作,不断改善井组压驱效果。
下一步,该中心将有针对性地提升压驱见效率、缓解平面层间矛盾等工作,大幅提高低渗透油藏注水能力,让油藏畅饮“活力水”,“挤”出效益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