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生产经营状况逐步好转,党建考核由D档跨越到A档,效益产量连续五年攀升。
临盘采油厂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是要小步稳走还是阔步前行?
开发了50多年的临盘采油厂压力与潜力并存。采油厂党委审时度势,坚定阔步向前的发展思路,持续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凝聚新共识、拓展新路径、增强新动能,以思想突围引领发展突破,全力打好增储上产提效攻坚战。
转观念,凝聚发展共识——
学习实践闭环管理
在一口重点井施工中,采油管理八区副站长董深东感觉“钉”在了井上。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他都要紧盯重点工序的施工,确保没有质量缺陷。
没有要求,没有强迫。董深东只是因为管理区经理算的一笔账:“这口井是重点井,每提前开井一天,相当于管理区每人增加近100元绩效。”
采油管理八区经理张辉说,要想调动员工积极性,就要让他们直观感受到效益产量带来的绩效,员工思想转变了,干活就更加积极主动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是临盘采油厂依靠思想转变推进发展的案例之一。
临盘采油厂党委书记李法军表示,为更好地推进高质量发展,厂党委对照油田部署要求,提出“转观念、调结构、夯基础、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层层开展“观念理念差距在哪里、增储上产阵地在哪里、价值创效方向在哪里”大讨论,梳理形成观念理念、管理方式等9个方面26大类重点工作,引领干部员工观念理念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发生深刻转变,持续增强油藏经营理念和价值创造的信心。
大家普遍认为,保守思想是最大的障碍,发展突破必须依靠思想突围。
于是,一场大宣讲就此拉开。
按照分工,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分管领域,吃透会议精神,分系统进行解读宣讲。每周三晚上,“知行大讲堂”如期开展。部门领导纷纷走上讲台,为干部员工授业解惑的同时,倒逼自己学习理解掌握油田会议精神,基层领导则要讲明如何贯彻落实。
季度学习工作部署,年中进行检查,年底绩效考核进行评比,形成了学习实践的闭环管理。
会议精神层层压实、落实落地。董深东便是在更加理解油田和采油厂部署要求的基础上,从思想上认清工作价值,在行动中便有了遵循。
调结构,提升开发质量——
储量增成本降良性循环
唐7-斜60井,因管网不完善长期弹性开发,液量非常低。考虑到该井含水低,补充能量是提液提产最佳方式,采油管理八区投入40余万元,配备就地分水装置。该井每天产量由2吨升至9吨,当月收回成本,具有良好的投入产出效益。
注上水、注足水、注好水,逐渐成为临盘地质工作者的共识。他们改变以往重油轻水的观念,将工作重心放到水井上,有效抓实了基础工作。
采油厂注水工作是“一把手工程”,由厂长牵头抓落实。去年,该厂自然递减降低两个百分点,创采油厂复杂小断块油藏开发最好水平,相当于减少近两万吨产量损失。
近年来,临盘厂聚焦增储上产和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量和成本结构,把重心放在老区治理上,持续改进注采方式,摆脱了以往靠新井稳产上产的依赖。新井产量贡献率由9%降至3.8%。
之前,过度依靠新井投资拉动,让投资成“包袱”。操作成本最低,完全成本却在油田排第二,不合理的成本结构一度让采油厂“有心乏术”。为此,该厂不断优化经营管理,分要素落实降低盈亏平衡点的路径措施,深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降本减费增效,吨油操作成本提高100元的同时,完全成本下降200元,经营成效较为显著。
去年,随着SEC储量大幅增加234万吨,折旧折耗降低了,完全成本降低的同时对SEC储量有正向激励,形成了储量增和成本降的良性循环。
增效益,打牢发展基础——
成本经营理念落地生根
盘32-2块产能方案设计过程中,平衡油价为39.1美元/桶,达到产能评价关。
但工艺技术人员李淑芳觉得仍有潜力可挖,对井深轨迹做出7次调整,平衡油价下降5.25美元/桶。“除降低成本外,新设计实现了井网分层系开发,一口井生产一个层位,采收率能够更高。”
深化成本经营和价值创造是企业永恒的追求。该厂找准影响盈亏平衡油价的主要因素,从降低完全成本、增加对外创收、减少土地税费支出等方面入手,全力推进低成本战略,统筹“管理+技术”“地上+地下”,分要素落实降低盈亏平衡点的路径措施,深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降本减费增效,措施经济有效率同比提升3%,盈亏平衡油价同比降低1.41美元/桶。
“实现高质量发展依靠降本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做大产量规模,赢得更大的调整空间。”李法军说,通过做大产量规模,上对油田负责,下对员工负责。
在新井方面,该厂每口井投资660万元,但单井产能仅4.3吨,这意味着用油田平均水平75%的投资产了近70%的油。虽然成本降了,但是产量涨不上去,需要将思想转变到质量进步、标准提升上来。
该厂践行“少井高产”理念,从源头控制,减少地层污染,并在完井阶段配合氮气返排。今年攻坚创效活动期间单井产量达到油田平均水平6.3吨,临盘人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产量,如今通过观念转变、创新实践达到了。
立足“大资源、大融合、大优化”,临盘厂统筹14家专业化单位,实施“基础大包+技术风险服务”“优质优价、优速优价”等分类管理措施,各专业化队伍服务创效、以质保效能力显著增强。采油厂发放激励“红包”377万元。通过偏远区块承包经营、长停井合作扶停等多种模式,该厂盘活油气资源和人力资源,2022年增效1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