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风险管控提升地震勘探效率

  7月5日,渤海长山水道,一艘测量船穿梭于风浪间,两名技术人员利用多波束扫描技术,对水下暗坝位置逐一标记复核。

  这是地球物理公司胜利分公司SGC2140队正在施工的埕岛2023项目,该项目是中石化首个自主实施的OBN(海底节点)物探项目。

  “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也带来新的安全风险。”SGC2140队经理薛圆说:“我们绝不放过任何一个风险点。”

  物探野外采集动辄投入上千人员、几万道设备,涉及几百平方千米的施工区域,气候、地貌、干扰源等状况对项目安全管理制约多、影响大。胜利分公司实施地震勘探作业全过程风险管控,扎实开展“网格化、全覆盖、地毯式”的精细踏勘,全要素、全方位、全工序识别安全风险。

  陆上,他们采取无人机航拍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点、线、面”精准落实障碍物属性,确保化工厂、盐田等复杂区域作业安全。滩浅海区域,他们应用海洋工程测绘技术,摸查航道、输气管线及水下障碍物分布。精细地踏勘,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为开炮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使验收真正做到查问题、降风险,该分公司从质量、安全、依法合规等13个方面,制订相应验收条款。项目开工前,由业务部门组成的验收小组对照条款逐一审查,限时整改。

  “苛刻的验收不是找碴儿,而是为了项目生产更加安全。”安全环保监督王淑军说。

  “风力5-6级,顶流船速2.5节,目前状态稳定。”7月8日,船长隋海峰通过自主研发的浅海综合导航系统向基地汇报行驶信息,信息上传至监控平台。

  近年来,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让安全管理更科学。在放线现场、钻井现场、爆破现场等重要风险点,他们运用涉爆作业视频监控、民爆物品电子对账、余井看护小程序、车辆监控平台、定位手环等信息化手段,确保每一发雷管、每一柱炸药、每一辆车、每一名员工受控。

  不仅如此,分公司建立“领导安全承包、驻队监督指导、安全部门核查、单位项目自查”的四位一体监督考核模式,全面落实风险防控措施。他们推行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考核模式,对在建项目、基层单位打分排名和挂牌。

  全过程风险管控有效保障了地震项目安全运行。胜利分公司在西部探区施工效率连创新高,东部探区日产效率提升了1.2倍。

信息来源: 
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