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发现与发明的“胜利方案”

  吴献东

  最近到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公司进行了4天的主题教育学习调研,有两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从东营胜利油田先后走出了9位两院院士和3位国外院士,黄河入海口盐碱地成了人才高地;二是东方物探400人20年锲而不舍开发出了覆盖物探技术全流程的GeoEast软件,打破了国际同行的技术封锁。2023年5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关村举办首届“国企发现与发明论坛”,看了直播很受启发。下面结合两次调研和在论坛上的收获,谈谈国企发现与发明的“胜利方案”。

  合适的科学理论和

  正确的战略方向是发现胜利油田的关键

  石油勘探理论很多,根据具体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理论和方法,对能否发现油田至关重要。西方权威专家曾以“海相生油理论”为依据判定中国贫油,更断言华北无油。胜利油田处于复杂的“地质大观园”地带,属于多种油藏类型和多构造、多层系的陆相复式油气区。1956年至1961年,在中央提出的“勘探重点向东部大转移”战略指引下,在李四光创立的“陆相生油理论”指导下,我国石油战线干部员工排除外界干扰,最终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东营村,打出了有工业价值油流的华八井。1965年1月在胜利村打出了我国第一口千吨井,胜利油田名称由此而来。

  胜利油田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陆相生油理论”,也增强了胜利人理论创新的信心。1985年,在总结30多年找油经验的基础上,胜利油田提出和形成《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勘探理论及实践》,这一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在发现和发展油田过程中,胜利人逐渐建立起了行业领先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形成了“所有资源都能找到,找到的资源都能动用”的“胜利方案”。从胜利出发,以“胜利方案”为指导,我国又相继发现了大港、华北、中原等大油田,实现了华北和渤海湾地区石油勘探的突破。

  自立自强和勇于创新是

  持续胜利的动力

  1956年秋天开钻的华北地区第一口油井依靠的是苏联专家和设备,当时请了10个苏联专家,组成了苏联钻井队。但这些专家只在中国待了不到一年时间。“石油战线始终是共和国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为国找油、为民族争气”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必答题。凭着一股自立自强、锲而不舍的精神,石油战线干部员工一口接着一口地打井,最终发现胜利油田。1978年,胜利原油产量达到1946万吨,成为当时全国第二大油田。然而,随着勘探开发不断深入,稳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东部主力油区油气储量和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2001年国家设立重大攻关课题“济阳坳陷复杂隐蔽油气藏地质评价和勘探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由中国石化牵头,胜利油田主动担当协同攻关,提出了“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与勘探”理论,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些理论和技术很快从陆地到海洋、从东部到西部得到了验证,为稳定东部油气产量、开发西部难勘探“鸡肋区块”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发现新理论的同时,胜利人大胆探索聚力攻关发明新技术,提高贫油区块的经济效益。1988年,胜利油田在黄河入海口打出了日产油87吨的工业油流井,2013年,胜利浅海油田产量超过300万吨。虽然胜利海油储量和产量与兄弟企业比还有差距,但通过坚持油藏经营价值最大化、创新规模丛式井组建产模式,走低成本开发之路,目前盈亏平衡油价保持在30美元/桶左右,形成了具有胜利特色的浅海油田可持续开发技术体系。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70183钻井队。他登上高高的钻井平台,详细询问关键设备国产化情况,对油田牵头研制的钻井装备给予了高度评价。胜利油田凭借自主创新的深地钻探技术和装备,在东部,“胜利之下找胜利”取得重大突破,页岩油预测储量约10亿吨;在西部,于6700米处获得高产油气流,落实资源量1.6亿吨。胜利人提出的复杂断块油田高效开发、难采稠油热复合开发、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大幅提高采收率等技术支撑了高含水老油田的持续稳产。他们从1967年就开始探索二氧化碳驱油开采方法,目前,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国内首条一百公里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工程顺利中交,为“端牢能源饭碗”“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了胜利力量。

  在急难险重攻关一线

  历练和选拔人才

  从1956年打第一口钻井至今,从黄河入海口这片盐碱地走出了9位两院院士和3位国外院士。1957年,苏联专家撤走时,24岁的俄语翻译顾心怿挑起了机械设备技术组长的重担,从青丝到白发,最终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了解,油田各领域都有行业领军骨干,许多年轻人承担着重大项目。在勘探开发研究院,负责人向我们详细介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关注的“页岩油、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化学驱”三大技术攻关进展情况,攻关团队大多是“80后”“90后”的博士或博士后。

  勘探开发研究院现有员工1175人,博士144人(其中博士后66人),目前在站博士后22人。油田专门建有博士后工作站科研楼,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今年也已挂牌。立足国家急需,在重大攻关项目中历练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放手使用年轻人才,是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活水源泉。

  协同开展高水平合作,

  聚力建设高水平创新中心

  “胜利方案”是在举国体制下形成的,是石油战线全体员工长期不懈奋斗的智慧结晶。1964年,1万多名来自大庆、玉门等地的石油精英汇聚黄河入海口,打响了石油勘探大会战,在发现胜利油田后,许多人留了下来。

  与半导体等被西方“卡脖子”的行业不同,目前中国炼油和化工设备国产化率已达90%以上,如果美西方将断链和制裁扩大到石化领域,这个比例将很快达到100%。之所以有这个自信,是因为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不是自己在奋斗。据了解,从深地钻探到深海找油,航空、航天、船舶等高端制造业给“三桶油”提供了大量关键设备,包括北斗导航等。当然,石化行业也为高端制造业提供了急需的优质能源和高端材料,包括航空航天级润滑油等。

  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成立的中苏石油公司,现在是中国石油唯一的物探专业化技术服务公司。近年来,东方物探在国内外重大油气发现参与率始终保持在100%,这主要得益于他们自主开发的两大核心软件:GeoEast和KLSeis。其中GeoEast是东方物探历时20年打造的超大型地震数据处理解释软件,获得289件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彻底打破了国际竞争对手的技术垄断和封锁,推动了国内一系列油气大突破、大发现,国际竞标中标率保持在70%以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近些年,中国石化与浙江大学、浙江中控技术等混合所有制企业加强战略合作和资本合作,成功开发石油化工行业多项关键软件,消除了“卡脖子”威胁。软件开发替代方面,仍在依赖法国达索CATIA等国外软件的中国机械制造业,应该向石油化工行业学习,进行跨行业合作攻关。

  不断凝聚新时期“从胜利

  走向胜利”的精神力量

  由于长期在航空工业工作,我习惯将石油化工与军工行业对比,发现两大行业在两方面高度一致。一是科技含量高、高端人才聚集。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各有20多位院士,航空和航天行业也各有20多位院士,可能是巧合,但很能说明问题。一个没有高端人才支撑的行业,是不可能产生世界一流企业的。二是工作环境艰苦,有时甚至要面对生死考验。东方物探公司展览馆里有一幅让人泪目的黑白照片:1958年8月15日,新疆地调处113地质队女队长戴健在进行地质勘查时遭遇山洪暴发牺牲;1955年6月,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陆从西北大学毕业,主动申请到新疆工作,1958年9月25日,在新疆三塘湖进行地质普查时遭遇暴雪牺牲,年仅22岁。

  “家国情怀、无私奉献、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精细严谨、大力协同、勇于登攀”,这些都是“石油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内容,如此相似。为国铸剑、为国找油,钱学森、李四光毅然离开舒适环境走进戈壁荒漠;铁人王进喜和中国保尔吴运铎舍生忘死滚泥浆、试炸药。2023年5月28日,C919大型客机进行首次商业飞行,国家大飞机专项专家咨询委主任张彦仲院士是首批乘客。在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攻关中需要科学家精神,但“铁人精神”和奉献精神更不能少。

  当前,虽然国资央企在军工和能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深空、深海、深地科技已居世界前列,但对于国资央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社会上还是有些不自信的声音。深挖石油精神和石化传统蕴含的时代内涵,凝聚新时期干事创业精神力量,在当下具有特别意义,胜利油田和东方物探“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经验尤其值得借鉴。

  (摘自《国资报告》杂志2023年第6期,作者为中央企业专职外部董事,中国石化、中国船舶、招商局集团外部董事)


信息来源: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