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减压 为实干加油

7月6日,车辆管理中心胜远服务部公示管理人员六月份出车情况,9名管理人员共完成74个台班。这意味着,除本职工作外,他们六月份每人额外开车8天,创效近2700元。

在中心副总工程师兼胜远服务部经理苏文绪看来,这是中心为基层减负赋能带来的增效红利,“会议、文件少了,基层管理人员能腾出更多时间创效增效”。

强化顶层设计,严控工作事项清单

基层负担较重、多头监管检查多、形式主义禁绝难等不同程度存在,困扰着车辆管理中心管理人员。该中心结合油田印发的基层减负事项清单,制订机关部门为基层减负赋能工作事项清单。清单涵盖会议、发文、考核评比、填报资料台账等六个方面165项内容,研究审定后下发到基层。

为防止减掉的事项反弹回潮,该中心明确要求,若有新增清单内容必须经过中心领导批准。如今,大半年过去了,工作事项清单项数没有增加。

有了这一清单,中心机关和基层工作开展就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在会议召开方面,计划性明显更强了。他们月底确定下月会议清单,突出安排计划性,根据重要程度分类,可开可不开的就不开,能开视频会的就尽量开视频会,能合并的则合并召开。党委、中心层面会议同比减少15%以上。文件简报突出必要性、针对性和务实性,以党委、中心名义印发数量同比减少14.5%和32.5%。

以信息化为支撑,提升数据精准度

之前,胜远服务部设备管理岗高海燕需要定期填报公里数报表、设备维修记录等10份资料。现在,她只需要在信息化系统内通过数据共享,就可以完成各类数据提报工作,每月预计节约近10天的工作量。

今年,车辆管理中心全面推行油田生产用车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业务流程,减少基层上报资料台账,大幅度减少基层班组员工、业务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让“数智”赋能在基层取得良好成效。

车辆管理中心5000多台车的状态、产值、台班、服务单位等数据,原先需要每月层层汇总上报,现在只需管理人员在系统技术维护,相关部门随时提取使用,在减少基层月度汇总和重复工作量同时,提高了数据的时效性和精准性。

该中心还依托信息化系统,开发了电子路单线上结算、在线自动开票等功能,单车创收、油料消耗等数据信息实现自动采集,基层结算、数据统计等工作量大幅度减轻。

减负赋能相结合,当好基层“贴心人”

“我们四台新能源车为技术检测中心服务,回单位充电比较费事费力,能否在附近安装充电桩?”近日,有员工提出建议。机关人员立马反馈给中心领导,目前正在加快协调解决中。

去年以来,机关各个部门联系基层单位,帮扶解决基层难题、指导服务基层夯基固本,做好基层“贴心事”,当好基层“贴心人”。目前,已经协调征集各类问题105项。

“要把检查变指导,考核变帮扶。”车辆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副经理刘志远提出,“机关部门要不断出新招实招,深化服务职能,搭建起机关和基层良好沟通的桥梁。”

QHSE监督中心大力开展基层“帮扶”活动,积极推进落实“3+”(检查、溯源、“帮服”)监督机制;人力资源(组织)部加大帮扶力度,将党建考核变为党建暨三基常态化督导。一系列措施推出后,各单位由过去抵触检查,转变为欢迎期盼机关部门前来帮扶,真正实现了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今年年初以来,已帮扶基层单位整改问题655项。

该中心还常态化开展“基层疑惑、我来解答”等活动,让基层员工了解政策、掌握技能,最终起到顺心畅心工作的效果。目前,“行知大讲堂”已经开展51期。

 

信息来源: 
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