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聆听大地回声

刚刚参加完致敬四十年感动石化颁奖典礼,王延光又一头扎进了科研的海洋。中国石化“十条龙”科研项目“全节点高密度地震”技术研发,是他现在最关心、最迫切的事情。

物本探源、为国找油,是国家建设给予物探工作人员的时代命题。在物探关键技术领域潜心钻研40年,攻克“卡脖子”技术,推进地震技术进步,王延光在胜利油田这片热土之上,用坚持和创新书写着时代的答案。

时代的答题人

40年前,刚刚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的王延光,遇到了胜利油田勘探事业的转折点——三维地震技术应用。

他清楚地记得,当拿到第一块儿三维地震资料时,一个新的世界也就此打开。这个只在课堂上听过的技术,一经投入,大批油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王延光切身体会到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也找到了自己攻关的方向。

如果把油田的地震勘探工作分为几个阶段,从二维地震到常规三维,再到高精度三维和高密度三维,王延光是见证者、参与者,更是贡献者。

他清楚地记得,随着油田勘探开发进入新阶段,老的三维技术已经解决不了小断块油藏的描述问题,地震勘探技术进步迫在眉睫。

“地震技术已经满足不了当时油田勘探开发的需求,问题出现了就要去解决。”王延光回忆道。此后,王延光和他的团队用了十年时间,攻关形成了“单点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

2016年,胜利油田东风港油田使用“单点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并先后在胜利、江苏油田等12个区块使用,发现圈闭资源量5.34亿吨。

同样,当油田剩余油开发遇到瓶颈时,物探能不能解决开发的问题?

同样是耗费十年时间,他带领团队研发油藏地球物理技术。该技术先后在油田垦西71、永新、罗家、滨一二区、盘河、大王庄等区块大放异彩,增加经济可采储量6847万吨,建成产能642万吨,为中石化长期稳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该技术不仅推广应用到大庆、江苏、西北局等7个大中型油田,也让他和他的团队收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时空的赶路人

王延光的忙碌,妻子邢学珍深有感触。她曾经准备了一个日历,想记录一下王延光不回家的日子。“划的日子太多,最后干脆不划了。”

地震采集必到现场,王延光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油田东西部所有的区块。

徒弟秦宁告诉记者,每一个区块的勘探,从解释、采集到处理,王延光都会全程跟踪。关键的数据和问题都像印在脑子里似的,“记性特别好,好多别人忘了的工作他都记得很清楚。”

王延光还是个非常较真儿,喜欢追求极致的人。

有一次中石化在新疆奎屯收集地震资料,受客观因素影响,直到工期结束,项目组也没有采集到他满意的资料。

他就带领团队重新研究对策,制订方案,把工期延长了两个月,“三进三出”奎屯,最终获得了一份新的资料。

都说物探是地质工作者的眼睛,王延光的工作就是要把这双“眼睛”擦得更亮。采集、处理和解释是物探工作三部曲,“采集没有后悔药,采集的成本太高,一个区块就要上亿元投资。”在王延光眼里,采集工作是基础,就算付出再大的辛苦,也要确保数据的精准性。

王延光看重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精神,更看重创新这把利剑。

“做任何工作,一定要有想法、敢创新。”王延光喜欢用一个例子来告诫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一个鸡蛋从内部打破就是生命,从外部打破只是食物。”

在王延光的带领下,油田自主开发了勘探决策支持、软硬件资源共享等多套软件系统,打破了技术垄断,做出了超越前人的原创性成果,推进了地震技术进步,提升了中国石化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的引路人

参加工作40年来,王延光一刻也没有停下过前行的脚步。时到如今,60岁的他依旧奔忙于工作。

职业生涯期间,他先后承担两期国家“863”重大科研项目、四个国家重大专项与研发计划以及多个中石化“十条龙”、重大科研与先导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换来的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8项,中国石化最高科技奖——科技创新功勋奖。

“工作是大家一起做的,我只是一个符号。”这是王延光面对荣誉时脱口而出的话。

符号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付出。

“技术创新始终是进行时,要有未雨绸缪的自觉,不能等问题出现了再去解决。”王延光正是通过这样的自觉,始终瞄准油田生产难题,借力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提升了中国石化高端物探技术在行业的影响力,引领了中国石化物探技术的发展。

“油田现阶段地下目标甜点越来越小,越来越复杂,意味着更加需要技术进步、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王延光说。

时代的命题在接力,王延光希望油田的物探人才也能一棒一棒接力下去。每到外面交流,他都主动宣传油田,希望这片让他成长成才的热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来。

“希望有一天,物探技术能发展到把地下看得一清二楚。”王延光,始终在路上。

 

信息来源: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