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在油城人才引领“四链”融合创新突破暨“金桥工程2.0”发布会上,油田与东营区签订了油地人才“金桥工程”合作项目,双方将根据需求选择专家到企业、单位任职,费用通过市场化手段支付。
“金桥工程2.0”使一座“油田单向输出高层次人才”的单行道独木桥,变为连接油地校企,沟通区域内外的多车道、多维度的立交桥。
一直以来,油田退职专家只能在中石化系统内部发挥价值。去年四月份,“金桥工程”启动。油田科技管理部三级协理员孙国退职后,每天都会到位于东营高新区专家分别与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工作,投入到智慧油服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中。
除孙国外,还有3名油田退职专家分别与东营区山东广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永利精工石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签约,联手开展油地人才“揭榜挂帅”项目攻关,建设油地融合发展的创新高地。
今年2月下旬,东营市委市政府召开人才引领“四链”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时提出,要努力实现以人才链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
“金桥工程2.0”,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架设“三座金桥”。第一座“金桥”是油地校企互联互通的“融合桥”,打通辖区内胜利油田、高校院所和地方企业高端人才双向流动通道,激发区域人才发展活力;第二座“金桥”是与全国资源型高校共谋发展的“合作桥”,畅通东营区与全国石油类、地质类、矿业类大学互动通道,搭建人才引育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和校友交流平台;第三座“金桥”是与在外油城子女共叙乡情的“亲情桥”,通过搭建“油城朋友圈”,畅通油城子女与家乡联系通道。
桥的一端是人才,另一端是产业。东营市委常委,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常务副书记、工会主席韩辉表示,“金桥工程”是推进人才引领“四链”融合发展重要部署的一项重要务实举措,要有效发掘资源、产业、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推动全方位、各领域合作交流,推动合作质量全面进步、全面提升。
在油城人才引领“四链”融合创新突破暨“金桥工程2.0”发布会上,还有油城“市域产教联合体”共建项目、联合引进培养使用博士项目等4个人才引领“四链”融合项目进行了签约。
东营市副市长、东营区委书记苟宏水主持会议,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监事魏永军,东营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解涛,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思峰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