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绿色发展的胜利答卷

  过磅、装载、线上申请、处置约单……仅用两小时,河口厂刚刚产生的11.4吨采出液沉积物就直接被外运至处置企业。

  “日产日清”机制使河口采油厂的贮存池天天清仓见底,这种“零库存”状态成为该厂建设“无废油田”的新常态。

  2022年,中国石化作为国家生态环境部“无废集团”建设试点,选取了包括油田在内的12家企业开展“无废集团”先行先试建设工作。

  一年来,油田积极推进“无废油田”建设,在胜采厂、河口厂、海洋厂等单位开展“无废采油厂”试点,探索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源头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将绿色生产贯穿勘探开发全过程、生产经营全领域。2022年,油田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

  先行先试,全力推动“无废油田”建设

  成为集团公司“先行先试”企业后,油田第一时间制定下发了《胜利油田“无废油田”建设方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发展模式。

  翻开该方案,全面开展排查、开展绿色采购等十二项任务清单跃然纸上,每一项都明确了工作内容和牵头部门。

  “我们成立了工作专班,将勘探开发、生产运行、工程技术、物资供应、公共事业、基建工程等部门纳入工作专班,定期研讨固废减量措施,全生产链条统筹推进‘无废油田’建设。”油田安全环保质量管理部副经理兼能源环境办公室经理李增强说。

  油田统筹整合废水、废气、固废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印发了《胜利油田环境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同时建立固废污染防治工作责任清单,分专业、分系统将油泥砂、废催化剂、废机油、钻井岩屑、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管理责任分配至各业务部门,明确工作内容,落实固废管控职责。

  去年八月份,油田专门召开工作专班会议,学习集团公司《“无废油田”建设试点指标体系》,形成了任务到部门、工作到人头、减量到项目的表单化任务清单。

  目前,油田建立了危险废物“一企一档”管理模式,全面掌握油田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处置、流向等信息。河口厂出台固废“内部市场运行机制”,将产废指标与绩效考核挂钩;胜采厂开发油泥砂“日产日清”手机软件,实现发起、收集、转运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油田开发单位全面完成“一企一档”建设。

  绿色低碳贯穿生产各领域全过程

  无人机对海上平台、黄河滩区、跨越管线、“四闲”场所巡查;视频监控对油水井现场、集输泵站等重点场所24小时不间断督查;五大监督中心对施工现场、作业现场、钻井现场开展常态化督查……

  如果说这些措施,似一张无形的网时刻对“无废油田”建设情况进行巡查监督,那么油田实施的“六大行动”,就像一张有形的网,将绿色低碳贯穿于勘探开发、专业化生产各领域全过程。

  聚焦依法合规,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行动;聚焦清洁生产,开展减污专项审核行动;聚焦本质提升,开展固废源头减量行动;聚焦高效利用,开展固废资源化利用行动;聚焦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清废行动;聚焦源头管控,开展绿色采购行动。这“六大行动”是“无废油田”建设的主要内容。

  去年10月1日,油田发布实施F版《HSE管理体系手册》,将环保要求全面融入、全方位渗透各项业务。

  安全环保质量管理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无废油田”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

  在胜利海上,海上原油生产带来的采出水全部回注到地层;生产维修、油水井作业等施工产生的作业废液,全部由专用船舶回收到陆地废液处理站处置。

  在黄河口国家公园内,油田结合公园内自然生态系统、动植物物种和黄河滩区特点,制定了黄河口油气勘探开发生态保护差异化管理办法。

  在胜利老区,油田统筹推进“大地面”改造,完成了11个区域优化简化专项规划,实现能耗降低50%、用工优化60%、效益提升70%。

  在胜利运输链条上,运输分公司国Ⅵ危化品运输车辆占比达到77%,处于省内行业领先水平;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车、纯电动客车等车辆的投入,持续推进油田通勤绿色、节能、环保。

  按照《胜利油田“无废油田”建设方案》规划,到2025年,油田将建成绿色供应链和固废循环利用体系,工业固废、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全面提升,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全面管控,“无废油田” 制度、技术、市场和信息化监管体系基本形成。

  聚焦高效利用,“绿色标准”

  “绿色模式”支撑可持续绿色发展

  “‘无废’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我们要通过绿色技术和管控措施,使各种废物产生量降到最小、资源化利用更加充分、处置更加规范安全,最终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李增强说。

  越来越多的“绿色模式”“绿色标准”贯穿于油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

  在东营原油库建设中,油田对标国内外原油储备库建设成果,整合形成7大类359套工艺设备模块,首创冬季混凝土“天幕”保温系统,应用北斗打桩智能卫星引导系统,搭建智能工地管控平台,信息实时收集、及时预警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模块化建设等“六化”建设模式,定型上游板块原油中转库模型。

  在油田修井作业现场,船型围堰已经成为修井作业的标配。过去铺设的聚乙烯防渗膜“每次作业就换一次”,只能解决一时油污不落地的问题,而船型围堰“换一次至少管4年”,从源头上避免了二次污染。自从有了船型围堰,油田每年减少危险废物近2万吨,节约处理费用3000余万元。

  在物资管理配送中心,不仅引进高效节能电机、网电修井机、静音抽油机等节能降耗设备,他们还将“无废”理念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要素融入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包装、物流、服务和处置全过程,2022年全年绿色包装使用率达85.12%,减少固废包装袋23.5万个、危废包装物450吨。

  油田还创新开展废旧资产运行模式,对报废资产进行结算处置的同时,对有利用价值资产进行回收,开展以减废增效为目的再制造再利用探索。


信息来源: 
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