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渗油藏先完善井网,在此基础上开展挖潜工作;低渗油藏做好增注计划,积极协调好目前压驱作业运行。”3月14日,在临盘厂采油管理一区,围绕油藏两个极端问题,调研专家组现场给予业务指导。
临盘采油厂领导班子成员带领机关部室到基层单位,直奔问题去,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措施部署中的堵点淤点难点。
调研是为了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采油管理三区作为临盘厂最大管理区,产量一度吃紧,生产经营形势被动。厂领导和专家对存在的问题逐条进行剖析指导,破解制约经营创效的堵点和难点。
围绕管理三区稠油井占比大,停产井多的实际状况,在调研组的指导帮扶下,对症下药,成立单元目标化管理项目组,进行单元效益升级。临58-3沙三下单元实施地层吞吐降黏17井次,单元治理后日油上升了26吨。
“党建工作标准化、业务运行规范化水平仍需提升,主营业务、外部合作、市场运营等创效点挖掘力度不够,物资管控、合同履行等工作距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
在油气集输管理中心,经理任胜超对中心存在的短板、问题进行了详细汇报。采油厂党委书记李法军鼓励他们拿出打破常规的勇气,颠覆惯性思维,主动创新工作举措,持续把经营压力转化为创效的动力。
在调研过程中,综合管理部门对各基层反映的情况、发现的问题,去繁取精深析解剖、聚焦问题推动整改,确保调查研究成果得到有效应用、取得实效。对于在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在知行大讲堂上,专家组队给予权威解答,以上夜校的形式对管理层干部统一授课,补脑充电。
对于能够当场拍板解决的问题给予当场回复解答,对于一些重点工作任务,需要发扬斗争精神,长期督导,常态化监督服务,勇于涉险滩、破难题,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
一周内,采油厂班子成员和专家组分别三次来到采油管理一区。围绕低渗油藏整体压驱“标杆示范块”建设,进一步破解低渗区块 “注不进、采不出”的难题。
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是推进工作的有力抓手。围绕管理区在提能量、控递减、降含水方面堵点,临盘厂厂长于昭东提出强化注采井网完善,探索“先注水补能、后措施提液”的增产试验。采油管理一区以“补能提液”为核心,结合大芦家浅层与深层的开发现状,打造提液、压驱两级示范区,逐步调整注采结构。
“厂领导的指导帮扶为管理区明确了思路,我们将从中高渗单元整体调整角度出发,放大生产压差,强化差层动用,实施提液措施11口,预计增加日液740吨,增加日油13.6吨。低渗油藏实施整体压驱、分层压驱,计划压驱20个井组,压驱水量35万立方米。”管理一区经理刘冬炎对高质量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充满信心。
“调查研究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要在全厂大兴调研之风,倡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到一线去,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做实常态化督导服务,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李法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