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降碳达人

  屏幕上显眼的红色数字,不时撩拨着董伟佳的神经。2月15日一早,技术检测中心能源监测站员工董伟佳一如往常,打开电脑上的“能源与碳排放管控平台”,查看各单位是否有用能过高的情况。

  这个获得中国石化2021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平台,能够记录并分析油田所有开发单位电量、天然气使用以及新能源发电情况,指导各单位节能降耗,提高用能管理效率。大到油田每天用多少天然气,小到每口油井用多少电,平台都能给出答案。

  用电同比超过3%,用气超过10%……每当出现较大波动异常时,黑色的数字就会变成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红色。

  红色数字,伴随着董伟佳近几年的工作。在平台建设阶段,他与同事们提供各类规则,让系统在用能异常时能够及时报警。而现在,了解红色数据背后的“故事”,解密其中的原因是他每天工作的常态。他要从平台上分析这些异常数据,督促各单位落实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自2020年开始,随着信息化平台不断应用,“红色数字”明显下降。能源监测站副经理宋长山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减少用能。

  依托该平台,各开发单位对高耗能、低效益的节点进行治理,去年累计实施参数优化、工艺改造等措施5.9万次,共节约电量8509万千瓦时。

  节能降耗始终是进行时。董伟佳从平台提供的数据中发现,东辛厂辛二联合站有三台加热炉,但燃气消耗量只有一个总数值。每台加热炉的运行状况如何?燃气消耗量是否合理?热效率能否达标?带着这些问题,董伟佳来到现场对加热炉做能效测试,为下一步运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当天下午,董伟佳与同事带着红外测温枪和气体检测仪,赶到了辛二联合站。其中,气体检测仪能够分析出天然气的燃烧程度和烟气组分。将测温枪对准地面和加热炉,仪表分别显示为9摄氏度和17摄氏度。“8度的温差,说明加热炉保温层完好。”董伟佳告诉记者。

  在加热炉的烟囱上,有一个检测口,用于节能检测和环保检测。董伟佳将气体检测仪的探头插入检测口,半分钟后,仪器上的数据稳定下来,显示出烟囱中各种气体的组分和含量。氮氧化物、氧气含量较低,一氧化碳含量为零,意味着燃烧非常充分;烟气温度较高,则表示有部分能量散失浪费。

  董伟佳叮嘱联合站干部,加热炉燃烧效率为91.7%,效果非常好,但烟气温度较高,可以稍微调高配风,多注入点空气,能够提高1%的热效率,每天可以节省10立方米天然气。这一意见建议,得到站内干部的认可。

  像这样的督导,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在过去的一年里,董伟佳与同事对吨油耗电较高、吨液耗电较高的节点,进行了线上督导并追踪治理效果。督导的587口油井,有377口见到良好效果,见效井吨油耗电降低35%。


信息来源: 
20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