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深地空间打造胜利“储都”

自2022年10月29日投产以来,油田新东营原油库每天保持4万吨的水平向外输送原油。

原油库只是油田“储”家族中的一员。油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殷切嘱托,巩固“采”的传统优势,注重挖掘深地空间的资源价值,布局储油、储气、储能、储碳固碳产业,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全力提高能源保障能力。

油藏圈闭还可以储能?从事了20多年油藏研究,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滩海油田开发研究室副经理李健之前没想过。目前,他们正在开展压缩空气储能试验。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油田拥有10亿吨级深地油气藏存储空间、丰富的二氧化碳驱油场景和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技术,具备发展储油于藏、储气于藏、储碳于藏和储能于藏的资源优势。

2021年,李健与同事们设计的永21储气库投产,可利用库容达2.38亿立方米。这是油田对枯竭油气藏的第一次再利用。2022年,油田筛选了6个储气库建设有利目标,建成后可新增储气量3.67亿立方米。

储气的同时,油田积极培育储碳固碳产业。油田正培育齐鲁石化-胜利油田、胜利发电厂、东营市化工园区等3个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打造国内最大的储碳固碳产业基地。

“储”不仅仅关系能源安全,也是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的核心。

伴随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储能作用日益凸显。油田年用电量55亿千瓦时,丰富的油气生产多元用能需求,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展提供应用场景。储能可以支撑新能源规模化消纳,提升绿能供给比例。

储能是能量的调节器。用电低谷时,利用电能将空气压缩到圈闭中;用电高峰时,再释放空气,推动汽轮机发电。李健研究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中,地下几千米的闲置油气藏或水藏,就化身空气“充电宝”。

凭借自成体系的发供用系统,油田正在构建“源网荷储”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在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油田分公司代表牛栓文看来,“源网荷储”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就像能源领域的网约车平台,电网相当于道路网络,以前路上只有火电这种“传统出租车”,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将风光等新能源电源、储能等“社会车辆”都纳入平台,通过算法精准匹配供需,提高了运营效率。

未来,油田将继续充分挖掘深地空间的资源价值,积极打造胜利“储都”,进一步提高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


信息来源: 
202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