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在GDN10X211井注汽现场,注汽技术服务中心孤岛注汽项目部HX4炉值班员工正在巡查锅炉烟气回注设备,第一时间掌握运行情况。这口井应用烟道气辅助蒸汽转周技术,改善了稠油开发效果,同时实现注汽锅炉烟道气全部回收与回注及二氧化碳零排放。
去年年初以来,该中心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集中资源,科学设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路径,围绕油藏多元化服务需求,用“技术力量”持续释放“绿色能量”。
烟道气辅助蒸汽转周技术作为油田重点试验项目,今年年初以来,该中心按照油田职代会“持续提升专业化硬核支撑保障力”要求,与石油开发中心、勘探开发研究院合作,依靠科技创新手段在对烟道气捕集、净化、除氧后,完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增注。该试验形成的烟道气辅助蒸汽转周技术既能实现生产节能减排,保障烟道气达标排放,又能利用烟道气余热补充地层能量,提高采收率,助力稠油绿色高效开发。
“以前烟气排放、污水处理等环保问题是注汽运行中的难点问题,现在我们构建了注汽站低碳运行机制,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也进行了探索。”中心安全(QHSE)管理督查部经理贾波说。自去年8月以来,该技术已应用7井次和1个井组,累计注入烟气100万标方,增产原油1250吨。
在抓好“烟道气辅助蒸汽驱油”以及“高效制汽、低损输汽、绿色注入”三大核心技术系列的同时,该中心还加快烟气处理及注入设备研发,探索烟气二氧化碳比例调整技术,进一步扩展在不同油藏的规模应用。
在各个基层生产现场,技术人员边摸索边实践,严格按照注汽锅炉使用规范,规划控制、连接线路,将燃烧器控制器与锅炉控制程序融合,最终达到使用要求。
与此同时,注汽锅炉低氮燃烧器技术改造也是该中心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要一环。该中心加快烟气循环、燃料预混、分级燃烧控制技术转化,截至目前,已完成在用所有锅炉的低氮燃烧器改造,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每立方米30毫克以内,在同行业率先达到国家最严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