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值个夜班轻松多了,不再像以前一晚上跑出去四五趟,大冷天在野地里处理油井故障是真受罪。”2月1日,谈起集中掺水升温工程带来工作量的减轻,桩西采油厂采油管理一区注采102站员工苏绍健颇有感触。其实集中掺水升温工程不仅大幅减少了员工的工作量,而且工程完工后还让桩西采油管理一区多了一个创效点。
桩西采油管理一区管辖的五号桩油田属低渗稀油油藏区块,其油品凝固点高、含蜡量高,且单井液量低,区域开发特点决定了该油田油气集输采用加热炉加热和掺水伴热两种方式对井口产液进行升温。
目前管理区各系统在用加热炉91台,寒冷季节用气量大。能效低、耗能高,一个燃气加热炉就是一个能耗点。单井加热炉普遍为50千瓦水套加热炉,热效率低,升温不平稳,存在开锅安全隐患的同时还需要频繁报罐车给炉子加水,又增加了员工额外工作量。
针对五号桩油田在用加热系统存在的痛点,采油管理一区结合采油厂提出的《五号桩油田加热炉烟气治理项目》,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区域性集中掺水升温工程改造方案,利用现有地面流程、设施,整合地面资源,分区域对集油、掺水流程进行调整、优化。
按照源头安装大功率加热炉,优化掺水量源头升温及对局部流程优化改造,更换保温材料管线的设计思路,管理区对全区流程管网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桩74接转站、桩52接转站、WHH601-X5井场为加热炉安装点,根据每口井的液量、凝固点、温度等相关参数计算出每个点合理的掺水量,同时安装6台混输泵配合使用,实现平稳外输,用信息化数据实时监控,确保各项数据指标正常。
“向采油厂提交的申请批复后,我们从2022年5月开始动工,最终入冬前工程结束并投产,共计停用单井加热炉49台。”采油厂副总工程师、管理一区经理薛飞说。同时,薛飞还掰着指头算了一笔经济账,集中掺水升温工程投产后每天节约天然气600立方米,年节约天然气21.9万立方米。“我们从曾经的用气大户,到现在实现天然气外输创效,这是管理区自成立以来的首次。”薛飞说。
“去年这一年,感觉太充实了。”管理区技术室经理王道合说。集中掺水升温工程需要单井管线合并改管的工作量非常多,注采站的员工加班也是常事,有的员工也有些怨言,可是现在大家都已经尝到了它的甜头。“自从工程投产后,单井井口回压下降至0.6兆帕左右,整体降幅达到50%,管线破损率大大降低。随着管网流程及计量站的优化,员工巡检难度降低,巡检效率得到提高,同时因大功率加热炉的使用,炉效提高,炉子频繁开锅问题得到解决,安全环保隐患减少,为平稳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王道合自豪地说,“集中掺水升温工程就是管理区的幸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