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至14日,渤海湾迎来大风雨雪寒潮天气,海上最大风力8到9级、阵风10级,浪高3至4.5米,气温骤降至零下8摄氏度。受恶劣天气影响,海上油田613线、615线海底电缆出现电力波动,对部分油井生产造成影响。
1月15日,海风冰冷刺骨,海况稍有好转。海洋采油厂按照灾害性气象应急预案程序,迅速组织应急处置突击队赶赴海上平台排查海底电缆故障。突击队员不惧严寒,齐心协作,经过连夜奋战,通过调整海底电缆负荷恢复正常供电,海上油井有序恢复生产。
此前,为应对今年首轮寒潮恶劣天气,保障海上安全生产,海洋采油厂专门下发《关于落实寒潮蓝色和大风黄色警报防御工作的通知》,启动海上灾害性气象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各项防御大风降温和安全生产工作。
这个厂提前组织海上各采油管理区仔细检查整改海上各平台生产流程、海底管道、海底电缆等关键部位存在问题,加密油水井巡检频次,检查百页窗、防火门密封情况,并严密监控重大风险隐患部位运行状态,海上油井、海底管道等设备设施平稳运行;提前统筹做好钻井、作业平台防风防潮,落实海上平台留守、施工、监督人员和生产生活物资储备,加强平台动态监控,海上钻井、作业施工安全高效;提前做好各类船舶回港避风,按规定组织平台人员撤离,将海上留守人数降至最低。同时,做好电网抢修、应急准备和应急物资供应,抢险人员、抢险物资及应急船舶和车辆时刻待命。
在迎战海上寒潮天气期间,海洋厂充分发挥领导干部“三重三特”示范引领作用,24小时坚守岗位值班监控,党员干部在应急处置中靠前指挥、冲锋在前,全力将恶劣天气给海上生产造成的影响降到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