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筹资金全力攻关长效分层注水管柱等科技项目,每项都由业务专家、骨干带队,每项都紧扣老油田高效勘探、效益开发所需,2022年全年申报专利18项、授权专利15项,科技增效2190万元以上。
油田第二次党代会报告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要求。东辛厂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在认识上开拓“大视野”,在站位上坚持“大格局”,在形式上探索“新理念”,通过对攻关方向、管理方式和创新环境科学优化,推进创新驱动,建强科技攻关支撑力。
明确方向 按需创新
单井产能由每天5吨增至15吨,技术创新为永936-斜5井和永936-斜6井的效益动用增添了新翼。
“油气能源安全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资源持续拓展、产量稳中向上,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和基础,必须明确这一方向,集中力量,按需创新。” 东辛厂厂长卢惠东说。“十四五”期间,东辛厂勘探向深层、致密、非常规推进,创新攻关核心技术是高效勘探开发的重要支撑。
永936-斜5井、永936-斜6井所属油藏属于砂砾岩油藏,埋藏深、油层薄、产能低。东辛厂研发瞬时相位、瞬时频率储层刻画技术,引进大斜度建产技术,交出了全年总投资下降27.8%、单井动用储量提升15万吨的优异答卷。
同砂砾岩一起入列东辛厂高效勘探目标的还有页岩油、深层凝析气藏,在“拓”上下工夫的资源阵地建设路线清晰可见,大断棱刻画、低序级描述等技术创新升级,充分保障“增”的质量。
同时,他们以“提高采收率”为核心,做实存量保效的技术配套,创新形成了“压驱+”技术系列,推动更多中低渗油藏效益开发;谋划长远,攻关高温高盐化学驱,推进微生物驱,深化非均相复合驱,引进井口槽技术打造地下井工厂,提升智能化诊断分析技术,多角度夯实“稳”的力度。
截至目前,该厂通过储量价值高效转化,常规新井平均单井日产液量提高7.9%,平均单井产能提高26.2%。
找准方式 加合增效
这几天,工艺所所长李力行再次更新课件,同河口厂、临盘厂交流压裂运行经验。去年年初以来,东辛厂的压裂项目组已先后为4家单位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东辛厂并非拥有独门技术,而是具备了集成化运行带来的加合速度。“单项技术的进步能解决单个领域的难题,‘多技术+多专业+一体化’的管理集成,却能实现1+1>2的加合增效。”东辛厂总工程师徐赋海说。去年年初,在丰页1-1HF井压裂施工中,该厂集成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等12家单位、压裂试油等9个专业,组建项目组,精细“井口不停”的交叉施工一体化运行方案,仅用10天就完成了33段压裂。徐赋海说:“这次施工收获的不仅是速度和效益,还有全新的技术创新理念——资源优化打造长板。”
东辛厂的“长板计划”不限于把自己的短板变长,还致力于在授课交流、接项目创效的过程中,把长板做强,靠“引进来”补齐短板,用“走出去”练强长板。
该厂技术交流团已带着配产配注注采调控模式,走进多家兄弟单位进行推广,在交流的同时,充分研学对方油藏特点,汲取管理经验。东辛厂与孤岛采油厂签下化学驱战略合作协议后,借鉴孤岛厂先进的规模化化学驱管理方式,通过“拿来式”产生“长板效应”。
健全机制 激发活力
东辛厂油气开发首席专家薛巨丰一有空就为各区块措施团队指导措施方案。去年一年,他指导推进千余次措施方案,平均每周完成30多口井的措施审批,累计增油16.2万吨,同比增加14.9%。
东辛厂坚持“聚焦主业”设岗原则,健全专家论证审核机制,专家可参加涉及专业的领导班子会、务虚会,参与重点方案设计审查、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降低决策风险。
“人才是最大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专家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创新生态的培育和优化尤为关键。”东辛厂党委书记蒋子鑫说。聚焦支撑主业主责,东辛厂畅通三支人才队伍发展通道,最大限度让人才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东辛厂工艺研究所作为技术创新前沿阵地,制定了“建章立制练内功,争当标兵;以点带面促提升,打造精兵;担当作为立新功,勇当尖兵”的三年提升工程。地质所推进“大兵团”作战模式,组建页岩油、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注水补能、产能提升4支攻坚队,成立“难点面对面,技术手拉手”技术指导团队,破解攻克生产难题。基层单位探索推进创新联盟、工作室联手的加合增效模式,蹚出“把普通技术用好、把已有技术改巧、让多种技术联袂、让复杂技术变高效”的创新增效路。
去年一年,东辛厂勇担分公司科技进步计划10个,参与集团公司、分公司科技进步计划17个,自筹资金全力攻关民丰洼陷页岩油成藏等17个重点科技项目,为油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