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清除增产“拦路虎”

“这口井通过应用复合解堵技术,酸化解堵后开井,日产油由之前的1.1吨提高到了5.9吨。”12月7日上午,胜利采油厂工艺所副所长项绍亮站在坨128区块的STT128X164井现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坨128区块产液特征属于典型的“三高一低”,地层水矿化度高、腐蚀性气体含量高、油藏温度高,腐蚀结垢造成日产液量逐年降低,停产、停注井逐年增多,严重制约了该区块高效开发。

一直以来,如何破解坨128区块难题,找到增产方向就像一块“巨石”一样压在技术人员心头。

说起这个区块,时间还要追溯到2012年。“区块最辉煌的时候开了100多口井,日产油400多吨。”工艺所油层改造室主任滕腾回忆起来,满是欣慰。

该区块早期开发主要以压裂为主,但2012年进入注采调整阶段后,开井数、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经调研和分析,坨128区块液量、油量下降,除自然递减原因外,还存在入井液污染和近井地带结垢两个问题。

2012年后,酸化取代压裂成为主要的增产手段,但是常规酸化的效果并不理想。“就像人感冒一样,有耐药性,地层也对酸液不敏感了。”如何选择更好的工艺方案让这个区块“再生”成为工艺所技术人员的攻坚方向。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摸索与参考实践,最终复合解堵技术成为了原油上产新的突破方向。”工艺研究所油层改造室工艺负责人刘超对复合解堵情有独钟,今年实施了三口井,效果都令人十分满意。

复合解堵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泡沫+酸化解决了层间差异问题,而坨128区块开采时间较长,地层能量差,地层渗透率低,结垢严重,酸化后液量迅速递减,有效率低,又成为新的难题。

问题就是方向。针对坨128区块的开发现状和储层特点,以刘超为代表的团队从物理解堵和化学解堵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他们找到了新的“配方”,就是先使用旋转脉冲射流进行物理解堵,再使用酸化解堵。

脉冲射流产生的机理是通过特殊结构的喷嘴实现射流频率与喷射装置固有频率的共振,周期性地完成对射流的完全阻断、部分阻断及不阻断的调制过程,形成高频脉冲射流。然后在原来酸液配方的基础上添加缓速酸,利用其慢速反应的特点,解除各种无机物堵塞及部分有机物的堵塞,有效地解堵地层。

“就好比有一块石头堵住了水管,需要先把石头敲碎了,然后再进行酸化,这样就更容易清理了,水管自然就通了。”刘超直白形象地解释。

STT128X164井通过实施脉冲射流冲洗炮眼、改进酸液配方,疏通孔隙喉道,恢复储层渗透率。该井由停井前的日产液1.6立方米,日产油1.1吨,升至日产液最高10.7立方米,日产油5.9吨。目前复合解堵技术已实施3井次,累计增油640吨,该技术让长停井恢复了生机,也为坨128区块的开发技术攻关提供了有力借鉴。

信息来源: 
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