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海洋采油厂科研所开发室技术员张松收到一条手机短信,显示“油井CB11M-6含水上升预警”。张松立即与管理该井的海一管理区有关负责人取得联系,仅用半小时就拿出了处置方案。智能化预警APP(手机软件)的应用,大幅提升了海上油井异常的处置效率。
近年来,海洋采油厂加快海上智能油田建设,“智能化”已覆盖海上油藏管理、单井管理、生产运行等6大业务域。海洋厂信息化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袁向兵介绍,借助智能化平台这个“最强大脑”,有力促进油藏管理更便捷、风险管控更精准、生产运行更高效。
油藏配备“智能管家”
10月上旬,在摸排潜力井制订措施上产方案过程中,海洋厂科研所开发室技术员赵旭着实体验到了“智能化”带来的便捷和高效。
打开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油藏管家”中的“措施制订优化模块”,他轻点鼠标,短短几分钟便筛选出CB11E-5、CB6C-1等10余口潜力井。其中CB12D-10井经过系统综合测评,被纳入油井作业储备库。“智能化应用让海上油藏和区块管理效率大幅提升。”赵旭对“油藏管家”赞不绝口。
赵旭介绍,以往,发现油水井生产资料异常主要靠人盯,技术人员每天要按时比对单井、井组和单元的生产资料,一通忙下来,工作效率低不说,还不准确。如今,只需设置模型规则和筛选条件,“油藏管家”便会按指令推送信息,实现了“异常数据”的自动推送。
“油藏管家”在“算计”上也技高一筹。以往,技术员调整月度水井配注量时,要查资料、计算、论证和反馈,完成一次配注优化方案大约得用5天。现在,智能化平台采用油藏工程算法和数模计算,自动推出调配方案,完成一次配注优化方案只需要1天。
截至目前,“油藏管家”累计精准推送海上油水井异常信息5万余项,油藏指标预警信息准确率达到85%。
安全监管加装“千里眼”
“无论是在井组平台栈桥上、配电室内,还是在井口采油树旁,违章行为一览无余。”在中心一号平台中控室,海洋厂海一管理区员工刘勇通过安全智能监控平台,远程监控周边井组平台施工现场。
袁向兵介绍,海上安全智能监控平台依托边云协同技术,可实现海上复杂场景下的目标检测,能快速识别生产区域接打手机、劳保用品穿戴不规范等违章行为,并及时自动报警推送,准确率达100%。
海洋厂建立海上风险识别数据库,涵盖作业环节17项、200余个风险点,并导入海上安全智能监控平台。每次海上作业施工前,平台自动推出风险分析报告,便于安全监督人员管控施工风险。
海上安全智能监控平台还能对海底管道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预测和异常报警,降低管网运行风险。通过分析海上设备运行参数特征,预测设备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和时间,累计预测168台次,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生产运行罩上“防护网”
“通过智能防控平台,可以监控船舶的运行轨迹,对船舶靠近、进入和驶离作业区时的动态掌控得一清二楚,不仅提高了施工安全性,还提高了时效性。”海洋厂海四管理区平台安全生产管理中心注采西北区采油工程师汪海军说。
在海上生产运行中,船舶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和施工载体。当船舶停靠平台或在海底管道附近抛锚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汪海军介绍,生产智能防控平台能跟踪船舶轨迹行踪,自动判断船舶异常行为,并自动推送预警,保证了船舶运行安全高效。
生产智能防控平台还集成视频会议资源、视频监控资源和语音设备、移动设备、显控设备等资源,实现可交互、可视化协同会商功能,有效提高海上协同运行效率。
海洋厂还应用电子海图、融合通讯等技术,建设投用“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智能应急指挥平台,信息化管理应急物资,可视化定制应急预案,实现预案一键启动,大幅提高海上应急处置能力。
“生产智能防控平台、智能应急指挥平台的强大功能,给海上生产运行罩上了一张智能化的安全防护网。”袁向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