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科技创新有力支撑高效勘探开发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热烈氛围中,油田科研工作者豪情满怀,以实际行动自觉扛起科技创新的时代使命。

9月16日,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三次采油实验室,油田化学高级专家、全国劳动模范王涛正举着一支试管,在阳光下观察一种刚配制好的化学驱油凝胶,“阳光出来的正是时候,这时观察得清楚。”王涛说。今年,她的首要攻关任务是研发绿色化学驱耐温抗盐驱油体系,攻关高温高盐化学驱配套关键技术。

从1992年至今,油田探索化学驱技术30年,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今年,油田化学驱技术应用又实现了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这样的跨越是基于完全自主创新之上的。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胜利油田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更是胜利油田应担之责。

今年,油田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继续保持领先水平”等重要指示,坚决落实党组提出的“公司总体技术水平到2025年要达到世界一流,部分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的目标要求,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在8月31日召开的油田人才工作会议上,油田提出“建设中国石化油气能源领域重要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

“依靠科技进步引领转型升级,通过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把油田打造成具有领先水平的技术先导型企业和油气领域重要创新策源地。”油田科技管理部工作人员表示。

今年油田就6项“卡脖子”技术面向全国广发“英雄帖”,积聚合力展开攻关。

这是油田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机制的具体体现。今年,油田着力打造两项机制3个平台,即打造项目化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科研激励考核机制,打造高层次实验平台、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成果转化推广平台,致力于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

找油越来越难,找到的油采上来更难。油田清醒认识保持石油长期效益上产面临的勘探开发难题和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差距。

聚焦油气主业瓶颈制约,今年油田加快推进复杂油气藏、页岩油、CCUS等“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基础前瞻理论研究,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有力支撑油田高效勘探开发。

勘探上,攻关形成以“咸化富烃、酸碱控储、有序成藏、精细勘探”为核心的断陷盆地油气精细勘探理论技术,完善准噶尔盆地大中型油气田目标评价与勘探关键技术,深化复杂隐蔽地质体成像及描述等技术,突破全节点高密度地震技术,推动了勘探新认识新发现;开发上,非均相复合驱技术应用规模持续扩大,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工程上,发展中高渗油藏流场智能自动调控技术,攻关形成低渗透油藏新区超前压驱、老区均衡压驱及配套工艺技术,应用规模持续扩大……

与此同时,油田加快推动油田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推进勘探开发决策智能化应用,强化生产智能运营与风险智能管控,加快智能油田试点建设,全面开展数据治理,加快安全绿色技术加快攻关,坚持科技兴安、科技增绿。

据悉,“十四五”期间,油田将继续深化传统产业与创新链、信息化和低碳化相融合,夯实尖端人才、高端平台、科技激活机制“三大基础”,着力突破勘探开发关键理论技术,着力深化“两化”融合技术应用,着力强化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应用,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催生出新动能新优势新产业,全面增强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信息来源: 
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