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个方案的日与夜

9月14日,距离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已经20天。勘探开发研究院气驱试验室副经理张东一直关注着项目的运行情况,看到良好的运行效果,回想239个注气方案编写的那些紧张日夜,张东心里感慨万分。

2021年,中国石化启动了“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从齐鲁石化捕集二氧化碳运输至胜利油田进行驱油与封存。同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指出要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

CCUS作为石油增产和二氧化碳减排双赢的新兴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技术支撑。在胜利油田,想要实现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必须达到高压混相。

为了实现“高压混相驱”目标,研究人员要向油藏提前注气(水)补充油藏能量。二氧化碳压缩性强,不同压力和温度下,密度变化范围大,同时又能够溶解到原油中,引起原油膨胀。“注入多少二氧化碳才能够将油藏压力补充起来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需要我们尽快解决。”张东说。怎样将这些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注入到地下什么地方?依托博士后研究课题,他们成功破解一个个技术难题,为后期配注方案的编制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撑。

方法明确了,但时间紧、任务重,必须赶在试注前尽快制订出注气方案。摆在气驱试验室科研人员面前的73口注入井,哪些井先注?每口井注多少?166口采油井需要“一井一策”。为了提高效率,项目组将239口井按照区块划分给不同的科研人员开展配注方案编制。对于他们来说,要做的是与时间赛跑。

“张博士,已经10点多了,早点回去吧。”张东抬起头望向窗外,一片漆黑。“你先回吧,我还差点!”张东总是在同事的催促下才想起看时间。

气驱试验室科研人员王晓敏承担了其中的11口井。为了做好11口井的配注工作,她熟记区块的地质、开发特征,哪个地方压力高,哪个地方有裂缝,王晓敏如数家珍。

评价CCUS示范工程驱油封存的效果,必须明确示范区166口油井的原始含油组成和产出气组成。气驱试验室科研人员黄成江的工作就是把油气的组成与含量描述清楚。每个样品需要4至5个小时的实验周期并逐一完成繁琐的实验报告编制。黄成江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会到办公室开始样品分析。“一天两个样没问题!”黄成江自信地说。近一年,他完成了400多个气样和200多个油样的分析实验工作。

在气驱试验室,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

经过了近两个月的日夜奋斗,“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二氧化碳注入方案编制工作如期完成。项目自四月份试注以来,已经注入二氧化碳16多万吨,产油3万多吨。


信息来源: 
202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