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口示范井日产量同比提升40.7%

截至6月30日,油田新投产的17口示范井,平均每日产油10.7吨,产量同比提升40.7%。这一亮眼数据,为油田带来产量的同时,也为同类型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对于开发井来说,最核心的目标就是产量。受制于水平有高低、理念有不同,各单位新井部署工作各成体系,各有招数,最终产量有高有低。今年4月,油田成立了大幅度提高单井产能项目组,重点抓好示范区、示范井建设,针对不同油藏类型,探索提高产能系列工艺技术,为同类型井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项目组下设油藏、钻井、采油、井下作业、现场监督、效益评价等六个专家组,全流程围绕"大幅度提高单井产能"这一核心目标开展工作。今年,项目组优选复杂断块、砂砾岩等9类油藏19个区块和29口井作为产能建设示范区、示范井。

"选取的示范区、示范井在油藏类型和制约提产因素方面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需要通过专家组集体智慧力量,解决提产增效工艺技术难题,为同类型井提供可复制的模板。"工程技术管理中心钻完井管理室主管张海燕介绍,下一步将不断扩大示范区、示范井建设,逐步扩大覆盖面,直至覆盖到所有新井。

实现大幅度提产,首先要从理念上转变提升。投产是新井开发的临门一脚,加大完井投入,优化细化关键工艺技术是当前油田储量动用提产增效的主要发展方向。非常规理念应用到常规低渗透油藏,实现了从常规压裂向组合缝网压裂工艺转变升级,单段注入压裂液量达到1500立方米以上,配套增能助排工艺,新井投产效果显著提升。东辛采油厂永936扩区块通过一体化优化实施,实现了东营北带砂砾岩产能钻完井技术突破,平均单井产量达到15.5吨每天。

河口厂对标海洋厂"少井高产"模式,通过全过程油层保护,新井平均产能接近翻番,这为其他开发单位提供了借鉴。油层保护成了项目组一大抓手。过滤装置、浊度仪已经配备到井上,井内循环水也从"看着干净"这一定性指标,提升到了"浊度低于30NTU"这一定量指标。13套"强磁打捞+旋流刮管"仪器,配备到作业队伍上,单井最多打捞出14千克铁屑。

由于各单位标准不一,油田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项目组从加大现场监督入手,组织人员全过程紧盯现场,对示范区、示范井全过程监督,消除对提产有影响的因素,保障施工质量。"以前现场监督主要负责工序干没干的问题,现在重点解决工作干得好不好的问题。"张海燕说。


信息来源: 
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