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小角度井压裂难题

“樊页1-2HF、樊页1-8HF井夹角度数分别是25度和18度,两口井的压裂对策是否存在差异?”“复合纳米渗吸排驱剂评价指标是什么?”“酸性滑溜水的浓度是多少?”

5月13日,一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樊页平1井组小角度井压裂设计答疑会在胜利宾馆举行。来自油田、西南石油大学和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胜利井下作业公司等单位的专家,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集中会诊樊页平1井组樊页1-2HF、樊页1-8HF井小角度井压裂难题。

樊页1-2HF、樊页1-8HF井位于胜利济阳坳陷博兴洼陷。该洼陷主要发育两套页岩油层系,先后有多口井获得工业油流,其中樊页平1井在峰值日产油171吨,展示出该地区该层系页岩油良好的开发潜力。

据悉,通常应用的布井方式是垂直最大主应力,也就是井深轨迹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夹角为90度,便于压裂扩缝高,增大缝控体积。

为提高储层钻遇率、减少井涌井漏等复杂事故发生,油田在博兴洼陷顺断层部署的樊页1-2HF、樊页1-8HF井,夹角分别为25度和18度。

一般来讲,夹角度数越小,储层钻遇率越高,但压裂施工难度也会越大。比如起裂难度大、近井裂缝弯曲、大规模加砂难度大等问题,制约了部分工艺技术的实施。

小角度井压裂作为一项探索性工艺技术,力求攻关裂缝扩展困难、复杂程度低和缝控体积小,以及纵向扩缝高和平面造复杂缝等难题。

业内人士称,小角度井压裂工艺的突破对钻井来说,能减少钻遇涌漏层段,降低复杂故障;对地质来说,则能够提高储层钻遇率。

针对这些难题,油田提出了地层改造思路、增加缝网复杂程度和压裂工艺方案,供与会专家论证。会上,各路专家围绕分段分簇优化、暂堵设计、压裂液材料等方面的问题作出具体解释。

参会单位对国内外的页岩油气压裂工艺进行了详尽调研,充分论证油田的方案思路,针对改造难点提出技术对策,拿出了各自的压裂方案,共同目的是实现水平段密切割体积改造、延长低压水平井生命周期、提高储层采收率等目标。

会场内外、线上线下,讨论热烈、有问有答。“加入压裂液后闷井周期大约多少天合适?”会场内有人提出疑问。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全生命周期累计采油量,建议目标井闷井时间为21天以上。”

汇报结束后,现场专家及相关技术人员结合汇报单位的改造方案和特色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各抒己见,酸性滑溜水、应用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平台、纤维加砂、自悬浮支撑剂成为热议的话题。

下一步,油田相关人员将汇总各汇报单位的亮点方案,梳理参会人员现场提出的各项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融合各单位优势技术和先进理念并进行深入对接,拿出最优解决方案,破解小角度井压裂这一难题,推动同类型洼陷页岩油效益开发。

信息来源: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