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转化为天然气?

一种新型的产甲烷古菌可以不与其他微生物合作,绕过复杂过程,直接“吃掉”石油,产生甲烷。该发现源于胜利油田中石化微生物采油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深圳大学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海洋微生物研究所的联手研究,在微生物采油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刊发于世界著名科学杂志《Nature》期刊。

油田首席专家汪卫东说:“过去认为产甲烷古菌只能通过乙酸发酵、二氧化碳还原等四条途径产生甲烷。而新发现揭示了一条古菌产生甲烷的全新途径,绕过了所有传统代谢步骤,一步到位,从烃降解到产生甲烷,仅需60天。”

经过地压“顶”油、注水“驱”油、化学剂“洗”油,油田仍然有50%左右的原油滞留在地下,难以被开采利用。

“现有的开发技术,采收率最高只能达到60%,有没有一种细菌能够把液态的原油变成气态的天然气?”汪卫东曾有这样的疑问。

目前,国内石油的采收率不足50%,而天然气的采收率高达90%以上,通过细菌把液态的原油降解变成气态的甲烷,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延长老油田经济开发寿命。

“微生物采油就像大米发酵酿造醪糟。”汪卫东说。以前,沼气科学研究所研发的细菌,降解石油产甲烷的过程太漫长,石油大分子转化成甲烷的时间通常长达一两年时间,在油藏中启动产气的时间更长。

沾3区块是微生物采油技术试验区,近几年,该区块已增产原油超过8万吨。在对该油藏跟踪研究过程中,汪卫东团队与沼气科学研究所合作,发现细菌降解石油产甲烷的时间异常快。

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有一种新型产甲烷古菌,仅凭一己之力直接就能完成分解工作,并且在试验室模拟油藏条件下产甲烷时间只需两个月。

古菌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汪卫东说:“产甲烷古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对氧气敏感,通常在空气中暴露几分钟就会死亡。”

《Nature》期刊认为,这一发现令产甲烷古菌的研究迈出了一大步,无论是对基础研究,还是未来应用都提供了新的认知。

眼下,汪卫东团队正在研究新型产甲烷古菌的生长环境,排除油藏中可能影响古菌生长的干扰因素,给古菌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为老油田延年益寿寻找秘方,作前沿技术储备。

信息来源: 
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