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胜利采油厂注采304站传统教育室内,陈列着三面红旗,旗面和旗穗有些掉色,充满了年代感。
这是注采304站的“传家宝”。1966年,为支援胜利油田建设,大庆油田“标杆队”三矿采油中四队副指导员丁德福和副队长付孝余等28名职工,带着石油部颁发的三面锦旗来到胜利油田,组建了试采指挥部采油四队,也就是注采304站的前身。
对注采304站员工而言,“宝贝”不只是这三面旗帜,更是旗帜所代表的“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三老四严”是“传家宝”
锦旗上分别写着:“高度觉悟 严细成风”“团结的核心 战斗的堡垒”“五好红旗单位标兵”。丁德福还记得当年大庆油田领导为他们送行时说的话:“要把“三老四严”的工作作风带到山东,让这一光荣传统落地生根。”
正因为这段特殊的历史,胜利采油厂注采304站成为“三老四严”在胜利油田的发源地,甚至“304”的编号也出自“三老四严”。
“老四队,五十年,觉悟高,作风严;放大镜,照钢丝,战严冬,美名传……”这是注采304站的员工们自己编写的“三老四严”三字经。
56年来,小站的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工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三老四严”的作风始终接续传承。
胡建华是第27任站长。他介绍,站上有个传统,新员工入队第一课就是讲队史,讲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牌的来历,讲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
过去,他们每年都邀请第一任指导员丁德福给年轻人讲“三老四严”的故事。近年,考虑到老指导员年事已高,为了不给老人添麻烦,他们就整理形成了“三八井组的故事”“冒雨取油样”等100多个新老故事,在每周主题队会上进行宣讲,让员工不忘艰苦奋斗初心,牢记严细成风本色。
4月19日,站上的传统教育室又迎来了一批参观者,既有白发苍苍的退休职工,也有采油厂新入职员工。56年来,“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注采304站走向胜利油田,这里也成为了油田优良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有上千人来参观学习,感受“三老四严”在油田的接续传承。
如今,“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仅是304站的“传家宝”,也早已成为石油石化行业的“传家宝”。
精神在,血脉在,力量就在。截至目前,注采304站累计为国家贡献原油4393.95 万吨;班子换了27届,职工进进出出1356人,无一人违法违纪。
做“三老四严”的传人
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三区党支部副书记、副经理(试用)黄佳博向记者展示了管理区的“生产运行工作群”。4月18日凌晨2点42分,注采304站员工王玉香在群内汇报23177井“烧皮带”;凌晨3点10分汇报“更换完毕,开井。”
“这就是304站员工的作风。”如此快的处理速度,黄佳博丝毫不觉得意外。
在注采304站流传这样一句话:“进了304站的门,就要做‘三老四严’的传人。”
建队初期,高茂林在大雨中巡井,看到法兰盘有油渗出,就冒着大雨,将螺丝拧紧。上世纪70年代,黄启俊在风雪交加中抢焊外输管线穿孔,衣服冻成了“冰疙瘩”,因作风顽强被称为“小老虎”。上世纪80年代,看电影是件“高大上”的稀罕事,电影放映的位置距离值班的“三八”女子井组岗位直线距离不足50米,四名女工不为所动,坚守岗位,确保生产的平稳运行……
56年过去了,“三老四严”的标准丝毫没降。
在站上,谁的管理不规范就立即整改,谁的任务没完成就不下班,谁的工作没干好就心中有愧。
站上的点名室里挂着一个有故事的“盘根”。管井工小赵怕失去最长寿盘根标杆井荣誉,便利用停井机会偷偷更换了盘根,没成想在站上例行检查时被发现。站上专门在这口井上召开反面现场会,并把换下的盘根挂在点名室里,时刻提醒员工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员工姚瑞银搬东西挤到了手,在晨会上反思自己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站上坚持“小题大做”,看现场、查资料、模拟推演,进一步明确了物品在货架上存放上轻下重、重物操作高度不超过1米等多项管理要求,减少了搬移东西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
“‘三老四严’是石油工人的鲜明特征,标杆不能在我们手里走了样,红旗不能在我们身上褪了色。”员工们有着同一个想法。这种强烈的责任心,驱使着注采304站的每一名员工老实做人、踏实干事。
融入血脉长出根系
“采访没问题,但是你得来井上找我。”记者说明采访来意后,这是胡建华说的第一句话。
原来,采访这天正赶上注采304站电路检修,油井关停。员工没有因为停电休息,而是趁着这个时机,在井上保养抽油机。
随着油田改革发展,如今的注采304站,64名员工管理着600多口油水井。
他们推行“时率时效分因素管理”,确定了行为、设备、管网、线路电器四大类18项日常因素,制订“最大限度少停井、停一次井干多个活、最快速度把井开起来”三项措施,促进单井效益全面提升。
他们把严细认真的作风落实到班站基础管理的每个环节。巡检时,王金阳发现胜2平36井抽油机声响异常,水泥基础上有零星亮点,分析认为是曲柄销与衬套磨损产生的铁沫碎屑。及时上报后,通过确认、更换衬套,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姚瑞银在例行巡检中,听到坨143-38井的电机有轻微异响。在对皮带、电机螺丝等一一排查都没发现异常后,他用手背触碰电机外壳,发现温度有异常,最终确定电机护罩里面的风扇脱落。及时更换后,既减少了躺井率,又节约了成本。
“只要是304站的员工,就要干得标准、就要超额完成任务。”副站长王东燕说。
目前注采304站每天的产量保持在720吨左右。“建了新的注水站,补充地层能量;同时调整‘三采’开发方案,开展非均相复合驱,提高采收率,这两个方面是下一步注采304站辖区的产量增长点。”黄佳博说。
这两天,站上正在试运行智能巡检系统,正式运行后,将带来生产管理方式的大变革,小站将更智能、更高效。
半个多世纪的薪火相传,“三老四严”的优秀基因,已经融入员工的血脉,成为他们高度觉悟、严细成风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