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油藏开发的“慧眼”

  专业化三年多来,油藏动态监测中心内部市场占有率提高到95%,人均创收翻番,技术能力显著提升。

  一系列指标的提升,有力推动了中心提前一年完成扭亏脱困任务。在中心经理李洋看来,以油田发展方向为指引,以开发单位需求为导向,通过科学谋划、技术进步、市场开拓,共同推动扭亏脱困并实现了盈利。

  技术立身

  油气主业需求是攻关方向

  老油田开发到中后期,剩余油在哪?油藏动态监测中心孤东项目部引进全谱饱和度测井技术,应用到油田350多口井上,取得了平均单井日增油2.1吨的好成绩。

  孤东项目部副经理谭海洲告诉记者,该测井技术能够实现一次测井采集多项指标,最大限度还原地下油藏本质,大幅提高解释成功率,整体符合率达到84%。

  “中心一直把技术提升作为发展的动力,只有技术进步了,才能更好地为主业提供支撑保障。”李洋介绍,“中心反复打磨逐步形成了5个技术体系来满足开发测试需求,内部市场占有率较中心成立初期提高了20个百分点。”

  压驱是油田现在大力推进的新技术。中心引进70兆帕井口装置,并在桩西采油厂开展压驱井监测,及时反馈压驱过程中的监测数据,为他们制订后续措施提供依据。围绕油田前沿技术,中心攻关火烧驱油等动态监测及解释评价技术,确保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

  油藏动态监测中心测试技术逐步形成谱系,技术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中石化先导项目“水平井示踪剂找谁测井技术”现场应用成功,“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动态监测技术”备选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制约效益稳产的重点测试技术正逐步被攻克。

  价值引领

  做大市场“蛋糕”激发创效活力

  今年,越来越多的开发单位与油藏动态监测中心签订业务“大包”协议。这离不开在开展业务“大包”过程中,中心想开发单位所想、急开发单位所需,提供超值服务所赢得的信任,更离不开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开发带来的好效果。中心的创效市场进一步扩大。

  他们把快速增长的开发需求作为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紧盯内外部市场,不断拓展创效阵地。内部市场上紧扣油田推进效益开发、夯实稳产基础的重要部署,充分挖掘潜力,稳步提升内部市场经济效益。外部市场多点开花,江汉、冀东等油田都留下了中心外拓市场的印迹,成了新的创效阵地;拿到江苏油田、新疆油区的市场准入证,创效空间进一步扩大……

  拓展业务链条,创新合作模式,他们在临13-9、王68等6个区块联合开展区块开发。2021年累计实施各类监测工作量498井次,动态监测技术在扶停、低效井治理、措施挖潜中起到了有力支撑作用。

  这样的进步离不开各个项目部不断发展自己的“拳头”技术:纯梁项目部不断攻关电子探伤技术,施工周期由四、五个小时降至两小时以内;现河项目部则不断攻关饱和度测井……通过差异化的提升,在满足了开发单位需求的同时,减少了成本支出、提高了整体效益。

  人才战略

  培育“智脑”为发展筑牢根基

  近两年,中心通过公开招聘、定向引进方式,面向全油田吸收了40名地质、工艺专家人才。弥补人才不足的同时,更好地推进地质工艺监测一体化发展。

  在党委书记李建荣看来,油藏动态监测通过发现油藏、井筒、储层的变化进行实时、过程监测,及时提出预警和治理方案,实现“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变,不仅要做油田开发的“慧眼”,也要努力当好“智脑”。

  中心搭建“327”创新平台,探索实施“人才+领域”“人才+项目”“人才+课题”培育模式,把需要的人才放到合适位置上去锻炼、去培训,让各类人才的成长发展与技术研发、项目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逐渐形成梯队、完成梯次建设。通过实施“千人精兵”工程,专业技术方向从成立之初的5个扩展到目前的27个。

  培养过程中,包括油田高级专家、胜利工匠在内的一批专家、技能人才成长起来,并且收获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21年光纤陀螺连续测斜仪小型化开发应用等14个项目被分公司立项,4项科技成果获油田分公司一、二、三等奖,15项员工创新成果获得油田及以上级表彰奖励。


信息来源: 
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