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军令状”,东辛采油厂辛一采油管理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产量增加5000吨,不但完成,而且要超!吨油完全成本、盈亏平衡点都要往下降……”2021年年初,东辛厂配产会上,厂副总工程师、辛一采油管理区经理邵连鹏语气坚决。
一年过去了,辛一采油管理区超交油气8220吨,超基本利润指标2116万元,吨油完全成本同比下降272元/吨,盈亏平衡点同比下降3美元/桶,开发、工程、经营、效能四大指标体系均排名东辛采油厂第一。从全厂下游到名列榜首,辛一采油管理区实现逆势翻盘,也把大家心里的问号变成了惊叹号。
时间拨回2020年,自然递减居高不下,成本支出持续攀升,员工士气低落。管理面临的三大矛盾犹如三座大山压得辛一采油管理区抬不起头。“当时,到厂里参加生产会都不敢直视厂领导目光。”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张立新说。
从“弥补产量下降主要靠打新井、控制成本就是少花钱”的旧观念,到“经营管理好存量资源资产才是抓住根本;既要用最少投入获取最大效益,也要敢于高投入高回报”的新思想,管理区班子成员都经历了思想碰撞、观念交锋,最后在关键问题达成共识。
把想法变成做法,班子成员分赴责任区、承包点,讲透形势任务,讲明“三年三个台阶”的方向目标,员工心里有了底。2021年,辛一采油管理区在东辛厂“争杯夺旗”竞赛中共捧回10个优胜杯,5个注采站管理水平排名全厂前十。
邵连鹏敢立这样的“军令状”,信心来自于此前在基础工作上的持续用力。动液面上升44米,注水“三率”指标上扬,2020年,管理区水井工作量翻倍,水驱效率和地层能量明显提升。“抓注水见效慢,但长远看却是油藏经营的基石。” 邵连鹏说。
2021年,管理区进一步做细注水工作,建立“污水站—注水站—配水间—单井”四级网点跟踪,设立46处水质监控点,持续提高水驱效率,全面开启“以水换油” 新模式。
除了坚持抓牢基础工作,他们还善于在存量里找甜点。管理区按“井网急需要、工序较简单、经营有效益”原则,每月结合前期经验对排序井方案再优化,保障扶停投入口口有效。
依托PCS数据参数,建立起以单井为神经元的“应激反应神经网络”;围绕提升担责能力,他们编写单井管理大纲,实现“一册在手,方向全有”……一项项精细化管理措施的“触角”,延伸到油藏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
节约成本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4234万元,盘活资源创效3543万元。如今的辛一采油管理区,价值创造成为全员自觉。
管理区从优化配套方案、优化效益排序等做好一体化技术决策工作,让经营效益实现最大化。先算后干,算“盈”再干,管理区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提质提效。
辛17-18碳中和井区, 3880平方米的光伏太阳能板预计年综合节电44万千瓦时。5千米外的辛37-7站,抽油机装上了高转矩密度复合永磁电机,节电20.84%,噪音降低60分贝……管理区探索“调、优、引、降、减、堵”六字工作法,不断精细用电节点管理。去年前三季度,管理区吨液耗电量降低2.31千瓦时,用电指标排名采油厂第一。
“经营不仅要精打细算,更要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邵连鹏说。2021年,管理区通过优化投资规模,固定成本下降3213万元,在保障生产运行、稳产注水长效投入、安全环保等项目增加投入3210万元,预计增油1.3万吨,自然递减降低0.8%,吨油运维费下降24元,管理区持续高质高效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