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素赋能”练精兵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我们的科研课题结出了累累硕果!”捧着厚厚一摞专利证书,电力分公司青年人才王哲激动地说。

去年以来,电力分公司党委启动“强素赋能”精兵行动三年计划,王哲与首席专家郑春生结成导师带徒对子,以“碳纤维复合材料输变电设施研究与应用”为课题,成立项目组集智攻关,目前在30多个方面取得创新突破,并获得20项专利。

“抓人才就是抓生产力、抓竞争力、抓创新力。”公司党委书记张洪伟说,“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成为班子成员思想共识,抢抓人才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显著增强。”

  导师带高徒

油田部分电网地处近海滩涂,电力设施易腐蚀老化,影响电网安全运行。

经过与中国电科院、胜利新大公司联合攻关,项目组推进课题成果转化,去年11月,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杆进入试验应用阶段,先后在孤东、河口、莱州湾等近海区域投入使用近200基。

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杆具备耐腐蚀、抗老化性能,使用寿命40年以上,强度是混凝土电杆的2倍,重量只有混凝土电杆的1/8。

“一年的试运行,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杆经受住了寒潮、台风等极端天气考验。这种新材料新工艺走在了石油石化电力系统前头。”郑春生对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前景信心十足。

35千伏滩海线位于水塘里,混凝土电杆运不进去,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杆此时就有了用武之地,四个人就能抬到现场,提高了抢修效率。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油气主业能力,更好满足电力专业化发展需要,公司党委全力打造赋能型组织,构建新技术、新平台、新生态赋能机制,搭建油电合作平台、油地融合平台、市场拓展平台,去年以来举办强素赋能“大讲堂”23期,89对师徒定向结对,组建10个创新团队破解电网技术难题,培养紧缺专业人才,加快青年人才储备和接续。

“公司党委建立‘项目+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发挥平台的赋能作用,让青年人才在项目中锻炼、在实战中成长。”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长杰说。

  对标强素质

11月7日,一场大风雨雪天气突然来袭,但油田主网安然无恙。

“这得益于公司与国网公司加强合作,借鉴他们的经验,在去年受灾严重的线路上加装绝缘子间隔棒,效果立竿见影。”电力技术专家张利坦言。

合作才能共赢,开放加快发展。近年来,公司坚持开放办企业,与国网东营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党建共建 合力共赢”结对活动,推进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发展互学、业务工作互通、人才培养互补、志愿服务互联,围绕导线覆冰、舞动等电网技术难题联合攻关。

油田高级专家杜正旺介绍,去年2月14日寒潮冰冻天气之后,因导线覆冰、舞动造成线路跳闸大幅度减少,合作共赢效应加快显现。

专业化单位要引领行业发展,必须先融入行业,在全面对标中固好底板、补足短板、锻造长板,实现比学赶超。

公司坚持眼睛向外,加强与国网公司人才交流、技术合作、同台竞技,积极融入行业发展,同时坚持眼睛向内,深化体制机制优化,强化全员基本功训练,推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两年来主业劳动生产率提升39%,局级以上课题立项增长56%,中高端市场提高到71%,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市场练精兵

今年春节一过,油田技能大师范永涛带队承揽了孤东、刁口120兆瓦光伏电站运维项目,继成功承揽金风科技公司安徽金寨风电场后,胜南供电管理区开启了承揽新能源项目运维新征程。

这两个项目有差异,一个是风电,一个是光伏,他们在项目承揽中锻炼成长,特别是孤东光伏就地上网,为孤东油区提供绿色电源。

2017年以来,公司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主动进军新能源领域,全面融入新能源服务产业链,承揽省内外风电场16座,油田33座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357兆瓦,培养绿能运维技术人员300余人,为绿色转型发展储才赋能。

临盘供电管理区主任技师门利君带领团队,围绕风电场节能技术开展了6项技改创新,为甲方创效93.7万元,被金风科技公司聘为山东区域技术总工。

“发展成就人才,人才引领发展。”公司经理刘玉林表示,在国家“双碳”目标指引下,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模式变革,通过实施强素赋能精兵行动,让员工在“五年再造一个新电力”的美好前景中建功立业、成长成才。


信息来源: 
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