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胜利油田莱113区块了解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研发应用情况,并点赞胜利油田在减排降碳方面所作的努力。
胜利油田统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探索走出了一条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并举、降碳与碳利用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行的能源企业转型发展之路,积极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标杆企业。
今年7月,我国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在油田启动建设。这标志着我国CCUS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对有效提升碳减排能力、搭建“人工碳循环”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力推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CCUS项目能够减少碳排放,同时提高原油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是油田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胜利油田已在7个区块规模化推广CCUS项目,累计注入二氧化碳43万吨、封存40万吨,实现增油10万吨。
接下来,油田将以CCUS为抓手,细化工作计划,确保百万吨级CCUS项目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推进,确保2025年达到300万吨、2030年达到1000万吨的注入能力,争做碳达峰、碳中和的引领者。
加快推进CCUS项目的同时,胜利油田今年首次把新能源产业作为主业,结合油气生产、油区服务应用场景,形成了站库余热资源高效利用、闲置土地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矿区生产办公区域地热冷热联供、井组“光伏+直流母线”多源微网、油气生产用热“光热+”替代等五大应用模式。
截至目前,油田累计投产各类新能源项目76个,年发绿电能力1.26亿千瓦时、供热能力222万吉焦,实现年代气3800万立方米、代油9200吨,年节约标煤12万吨、碳减排30万吨,绿能替代率达到5%。
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之一,胜利油田把新能源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快推进余热、地热、太阳能等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努力争做洁净能源供应者和技术服务引领者,在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站排头、作表率。
河口采油厂机关楼、海洋采油厂基地实施地热供暖;景苑西区以胜利采油厂坨四站分离出的采出水余热供暖……近年来,胜利油田先后实施地热、余热利用项目37个,每年替代天然气3800万立方米,供热能力222万吉焦/年。
胜利油田功勋井——营二井区域“风光热储”多能互补项目,光能风能交织、转化成油气生产所需的电能、热能,让曾经的采油功勋井摇身一变成为胜利油田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生产区,总部领导称其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结合的典范。
今年供暖季,东营职业学院30万平方米供暖面积将用上深层地热,这是今年油田与地方政府、新星公司组建的鲁辰能源发展公司的第一个供暖项目。该公司的成立,为后期深层地热开发、大型光伏电站、风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胜利油田积极探索多能互补、节能减排发展路径,培育形成了具有胜利特色的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初步形成了支撑主业发展、保障生产生活、服务社会创效、打造胜利品牌的良好局面。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生产基地,胜利油田主阵地位于黄河两岸、三角洲腹地。胜利油田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思考和定位,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标杆企业,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发挥“压舱石”“顶梁柱”作用。
地下高效采油、地上观光旅游,率先实现修井“无塑化”,年减少采出液沉积物1万吨以上,年均减少低效无效水循环1600万立方米,优化减少电力消耗近亿千瓦时……
坚持以高于国家、地方、行业的环保标准,胜利油田把绿色低碳发展贯穿到油田勘探开发全过程、清洁生产全链条、经营管理全领域,持续降能耗、减损耗、控物耗、减排放,绘就出一幅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美丽画卷。
“十四五”期间,胜利油田还将在产液结构调整、“大地面”优化建设以及能源管控项目等方面继续发力,确保实现能耗降低50%、人员优化60%、效益提升70%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