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物业服务中心兴河服务部东一区项目部员工隋红燕,离开她服务了20多年的小区,走进了陌生的矿区。
走出小区进矿区,隋红艳工作地点的变化始于今年年初,背后是对油田党委关于推进“三个平台”建设和“拓展为主业服务的业务”重要部署的贯彻落实,加快生活后勤向生产后勤转型。
领先要有该有的“颜值”
服务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业主23万户。矿区物业服务中心的前身公共事业服务中心,在过去3年多来,致力于加强小区服务、满足居民需求,既履行了分离移交过渡期的责任,也锻炼了本领、锤炼了作风,增强了服务能力。
在建设领先企业、打造百年胜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油田着力推动油公司建设、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行,基本完成建设领先企业的布局。全力构建新型后勤服务管理体系,成为这一布局的重要之举,关乎油田的高质量发展。
后勤服务工作不是中心,但要服务中心;后勤服务工作不是大局,但又牵动大局。构建新型后勤服务管理体系是推动资产资源盘活优化、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物业服务体制改革、机制调整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必不可缺。
但现实不容乐观。后勤服务模式与油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相适应,后勤服务水平与员工群众期盼不相适应,生产办公设施资源优化利用与建设领先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领先企业要有与之匹配的形象和颜值”,矿区物业服务中心经理张卫东说。一直以来,矿区物业服务由各单位自给自足,标准和要求参差不齐,既分散了经营主业的精力,也影响了矿区形象的提升。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需要重塑体系、完善制度、再造流程,更好地服务和支撑油田高质量发展。
转身拥抱另一个新天地
8月12日,公共事业服务中心正式更名为矿区物业服务中心,转身拥抱另一个新天地。
4个字的变化,标志着他们迈上了从小区走向矿区、从生活后勤转向生产后勤、从为民服务转向为油服务的新征程,让基层一线广大干部员工享受到更加专业、更高标准、更多智能、更有温度、更加舒适的全方位服务。
8月31日,矿区物业服务中心与现河采油厂签订办公区物业服务框架协议。现河采油厂总会计师周传胤认为,此举有助于现河厂人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有助于获得更高水平的后勤服务,更有助于采油厂提高主业实现增储稳油降本。
事实上,原公共事业服务中心一直在尝试探索矿区物业服务,仅2020年,就承揽油田内部办公及厂区物业,实现收入2827万元。今年年初,加快生活后勤向生产后勤转型开始全面发力,确定了“开拓厂区办公区后勤服务取得重要进展、市场份额大幅提升、争做新型后勤服务管理体系排头兵”目标,推进厂区办公区业务做大做强。
从小步慢跑到加速跑。成立工作专班制订了与主营单位对接联系分工表,收集整理分公司37家二级单位的办公物业基础数据;落实管理和技术服务的方向和行业领先建设目标,确定了保洁、绿化、维修等8大类菜单式服务清单和服务标准;分3期举办百人办公物业项目经理专题培训,组织业务骨干赴在管办公物业项目进行实地培训。
今年前8个月,矿区物业服务中心与主营单位新签订办公及厂区物业服务合同25个,运行的办公物业项目共计有70个,服务油田二级单位35家。
看得到变化 感受不到变化
在滨南采油厂厂区,一棵法国梧桐树因土壤盐碱枝叶稀疏。矿区物业服务中心滨南服务部员工为这棵树重新挖了树坑采取措施隔绝盐碱,很快焕发生机;现河采油厂办公大楼已经“服役”几十年的地砖发出镜面般的光彩;为河口采油厂提供物管服务仅一个月,就收到了他们送来的锦旗。
这是矿区物业服务中心在矿区各单位提供服务之后带来的新变化。张卫东说,要让新业主看得到变化的同时,让老业主感受不到变化。
张卫东所说的老业主指的是小区居民。因为当前社会力量尚不具备能力承接小区物业服务,矿区物业服务中心还要继续承担小区物业服务。“在这期间,保证小区物业服务水平不降,管理不滑坡”。
张卫东在与现河采油厂的签约仪式上表示,撤销住宅物业服务部,成立矿区物业服务部,这预示着未来的机构设置从以小区为主配置转为以生产单位为主配置。
这是一次自身的流程再造和体系重塑,基层服务部将减少三分之一,优化出一半的人员约1500人承担矿区物业服务,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启航新征程,矿区物业服务中心聚焦“支撑保障主业主力军、新型后勤服务排头兵”这一定位,打造资源优化的平台、服务主业的阵地、展示新型后勤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在全方位服务油藏经营中,擦亮品牌、展现作为、体现担当,用物业服务最优化推动油藏经营价值最大化。”矿区物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王雪梅说。